四如意足


圖/傳旆





 
姓名:



Email:



單位:



心得:



   
 
 
 

昔日佛住在俱睒彌國的瞿師羅園時,阿難尊者也住在這裡。某日,一位婆羅門來到阿難尊者的處所,彼此問訊後,退坐一旁。婆羅門問阿難尊者:「請問你為何會在瞿曇沙門(釋迦牟尼佛)處修習梵行呢?」

阿難尊者回答:「為了要斷除的緣故。」

婆羅門又問:「尊者要斷除什麼呢?」

尊者回答:「斷除愛欲。」

又問:「阿難尊者!你是依循什麼而得以斷除愛欲呢?」

答言:「婆羅門!我是依心中的欲望來斷除愛欲的。」

復問:「阿難尊者!如此一來,不就沒有盡頭?沒有邊際嗎?」

答言:「婆羅門!並不是沒有盡頭、沒有邊際。是有邊際、有盡頭的!怎麼會沒有邊際呢?」

婆羅門復問阿難尊者,此理何在?阿難答言:「婆羅門!我現在問你,請你依自己的意思來回答我。在你來精舍之前,是不是先有『想要』來精舍的欲求呢?」婆羅門答言:「是的,阿難尊者!」

尊者問:「你來到精舍後,先前的欲望是否已止息呢?」婆羅門回答:「是的,已息滅了!就是因為這個欲望,我發起精進之心,並用心籌量,運用各種方法,終於來到精舍。」

尊者又問:「當你來到精舍後,你因欲望而生起的精進努力,運用各種方法及思量的心是否已止息了呢?」答言:「是的,已經止息了!」

尊者表示:「婆羅門!就是如此。如來、應、等正覺,以其所知所見,為眾生開示四如意足,以一乘之教法,令眾生息滅苦惱,斷除憂悲,得到清淨。所謂「四如意足」,就是欲如意足、進如意足、念如意足及慧如意足。「欲」是欲求、願欲,先起希望得到禪定的欲求;「進」是勇猛精勤而不止息;「念」是心念專注,住於正理;「慧(思惟)」是觀照、擇法,心不散亂。

聖弟子當修「欲」定斷行,增強渴望斷除煩惱的希求,成就如意足。若聖弟子成就欲如意足,即能遠離五欲、惡與不善之法,就能夠斷除欲貪,進而出離生死,乃至趨於寂滅、不著一法,以至於究竟斷愛。愛既斷已,則此欲心亦息。

進而修「進」定、「念」定、「慧」定斷行,透過對善法的樂欲,生起勤行不息的精進,並攝心專一,得心一境。若聖弟子修持此殊勝之行,能增強斷除煩惱的力量,當這些力量生起之後,一切的善法願欲都能得到滿足,成就如意足。若成就如意足,則能遠離五欲、惡與不善之法,就能夠斷除欲貪,進而出離生死,乃至趨於寂滅、不著一法,以至於究竟斷愛。愛既滅盡,則「進」、「念」、「慧」亦息。婆羅門!這不就是有邊際嗎?」

婆羅門言:「阿難尊者!是的,是有邊際,而不是沒有邊際。」爾時,婆羅門聞尊者阿難所說,法喜充滿,從座而起,歡喜離去。

典故摘自:《雜阿含經.卷二十一》

省思


「三十七助道品」中,四念處是修智慧,四正勤是修正精進;精進能使智慧增長,再進一步,以欲、進、念、慧四如意足,攝心於定達到定慧等持。佛陀以四如意足教導弟子趣向寂滅之法,行者先在心中對善法生起堅定之欲求,因此勇猛精進,專注深入。透過專一的殊勝心行,持續不斷地用功,便能斷除一切煩惱,令一切善法皆能如意滿足,趨向寂滅之道。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