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5
 
本期主题:同事摄.菩萨行







古德云:「菩萨为化,先同众生苦乐等事,名为同事。」
菩萨为度众生,慈心入世,
和光同尘中,善巧接引,摄化众生同证菩提。


和其光 同其尘

文/普安精舍研经禅修班学员 法馥


  曾经,我是个非常坚持己见的人。学生时期,同学戏称我是「纠察队」,见不平就自以为是地仗义直言,却不知因此结下不少恶缘。以为日子过得还算顺利,却遭遇一连串椎心刺骨的挫折,幸而因缘和合走进精舍上禅修班。学佛后,渐渐学着放下执着,用不同眼光与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人与事,不再以为「我这样想,别人也该这样想」。现在回望过去的自己,真是何等的愚迷!

  认真学佛后,我渐渐收摄六根,提醒自己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用更包容的心去面对外境、同事及工作,不再坚持己见。渐渐地,同事说我变得比较安定、开朗,甚至因而主动报名线上禅修课程,让我非常意外。同事工作繁忙,总说时间不够用,却因感受到我的转变而产生学佛的信心。虽然线上课程结束后,因路途远,同事没办法再跑远上课,但那份感动一直深埋我心,让我更坚信学佛是一条值得坚持下去的路。

  工作中也常遇到学生脱序的行为,过去总因孩子屡劝不听而大动肝火,以为拿着相同标准衡量才叫公平;学佛后,每当想起菩萨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、不忍众生苦的精神,我便开始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:若能好好表现,谁愿意被骂呢?因此再面对孩子的「挑战」时,改以平静的口气提醒,并问:「我可以怎么帮你?」一起努力,找到彼此的平衡点,这样的同理让孩子觉得被接纳,也更愿意收敛行为,果真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!

  我也常到市场买菜,并和老板娘分享生活经验。熟识后,询问是否可在店里张贴禅修班招生海报,他们总欣然同意,一次、两次,一年、两年……常藉买菜的机会分享学佛心得。慢慢地,一直说没空的老板娘竟也愿意走进精舍,甚至鼓励孙子参加儿童禅修班,实在是意想不到的收获!

  就这样,我渐渐体会到,当放下对与错、是与非,不再分别你我时,心就能更加宽广;学着放下我执,用对方的角度去处理事情,事情也会变得圆满。虽然无始劫来的习气,难以说改就改,但令人开心的是:在精舍学佛,不断地薰修中,藉境练心,领悟到真的要常行柔和忍辱法,才能安住慈悲喜舍中。不断在静中养成,动中磨炼,让自己有机会改变,试着不要让人起烦恼,结好缘、结善缘,期待自己在这条修行的路上能够走得更长、更远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