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
台 山 月 刊 302 期 |
|
本期主题:用佛法点亮心光──青年禅修教育 |
|
青年学佛 传佛心灯文/普耕精舍住持 见铃法师 追求幸福快乐是现代人的共同目标,尤其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快乐,但现在的年轻人快乐吗?若进一步了解,青少年忧郁与自杀问题并未因科技的进步与生活的便利日趋减少,反而与日俱增。为何本该青春洋溢、充满活力的年龄,却变成徬徨、不安、苦闷、挣扎,甚至是对人群冷默、疏离的「心」苦人? 究其原因,乃因不明人生意义为何,缺乏正确价值观及面对挫折、转化烦恼的能力,大多数以选择逃避、压抑或发泄情绪的方式处理;在社群媒体推波助澜下,强化了同侪间相互竞争的心态,导致心理压力更加沉重。若是以上网逃避压力、抒解忧郁,也会增加网路成瘾、社交恐惧的风险。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,因此如何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,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。 确立知见 正本清源 身为佛弟子,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?开山祖师于法灯丛书总序云:「祖师大德言:『只贵汝知见,不贵汝行履。』像季末法,邪说蜂起,浊浊人心,遗失自珍,何处可依?知见为灯,唯有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智光乍现,千年暗室,一灯即破,宝珠自现。」透过禅修教育,以佛法的慈悲与智慧,点亮年轻人心中那盏灯,让他们认识本具的佛性,找回真正的自己,方能从黑暗走向光明,照亮自他,为整体社会带来更多温暖与稳定的力量。在精舍中透过对青年禅修教育的推动、重视,期许能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与心力。 最初带动青年禅修,只是将增设「青年推广组」的目的,在各级禅修班宣导,先凝聚大众共识;同时,在组别正式成立前,物色了几位年轻人组成「青年推广筹备小组」,成员包括佛学社的干部,及稳定上课的青年学员。原只是想先了解年轻人的想法,没想到分散在各班的年轻人汇集在一起后,竟形成一股意想不到的力量;平日看似沉默与漫不经心的年轻人,竟主动积极提出许多推动的具体方案,侃侃而谈当下,眼中散发出难得一见的光芒,此时方知这群年轻人的内心,原来也有着弘法的热忱,在被赋予使命后展露无遗,这真是意外的收获。 开创新机 续佛慧命 在种种方案中,最快达成共识的就是开立青年禅修班。于是「青年推广筹备小组」的成员也顺势成为主要干部,负责规划课程及活动。虽然目前青年班的人数并不多,但至少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,已有年轻人因接触佛法开始改变生命的轨迹。这段时间,同时见证了青年干部们的成长。从这次经验中深刻体会到,有些事情并没有想象中困难,而是自己没有去创造因缘,无形当中错失良机;个人的能力虽有限,但若集合大众的智慧与力量,众缘和合,也能开创新机。 佛法的弘扬及道场的守护须代代相承,慧思禅师曾告诫智顗法师:「今以付嘱汝,汝可秉法逗缘传灯化物,莫作最后断种人也!」老和尚亦曾于星灯营开示:「所谓『星灯』,是传佛心灯、续佛慧命之意。这个世界必须靠我们每个人的心灯,照破愚痴、照破黑暗、照破邪见。这个灯是无尽灯,从释迦牟尼佛一直传到现在;现在,我们必须传给大众。」这盏心灯现在已传到我们手上,应令其绵延不绝。开拓青年学佛,传佛心灯、续佛慧命的责任刻不容缓。期许自己成为传灯人,令「后继多有青年人」,将佛法带到校园、社会;影响更多人找到人生光明的方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