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
 
本期主題:常行真誠 成就福慧







古德云:「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,必須真實心中作。」
真誠,是世出世間立身行道的基石。
待人處事常行真誠,專注一心,質直無偽,
如是踏實履踐,廣積福慧,人生一步一光明。


收攝心念助細行

文/普濟精舍研經禪修班學員 法盧


  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所教導的中台四箴行,是日常生活中最受用的行為準則,其中蘊藏了對人、對事的智慧,尤其「對事以真」的道理,是我自進入精舍學習以來,收穫最多的一項。

  記得小學時,有位老師曾對我說,我做事常常虎頭蛇尾;起初總有不錯的想法,也認真投入,但最後卻草草了事,結果不盡人意。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,只覺得是沒把事情做好才被老師責備,便沒留心在意。於是,在成長過程中,這種「前面認真、後面敷衍」的習性不斷重演,而我卻渾然不覺。

  自從進入精舍開始上禪修課,師父開示我們要培養觀照能力,練習覺察自己的心念與行為,自此,我才把太過習慣放在外界的注意力拉回到自身上。藉由練習覺察,發現自己的心還相當粗糙,因為粗心,即使態度認真,也未能周全地考慮到每個細節,導致事情難以達到更圓滿的階段。

  在精舍除了上課,發心擔任執事也成為日常重要的一部分。每週在書記室整理課務和牌位相關的文書工作,無論是電腦作業或資料分類,都與我的本職工作無關,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學習;書記的工作內容繁雜,有較多需要機械化的操作,然而,書記法師教導我們,上線時,在每一項流程中都要專心致志,仔細地把學員資料輸入電腦並確認其正確性,特別是處理牌位時,更要保持禁語並收攝心念,因為不論是消災或超薦,牌位都承載著寫牌位者給予在世或離世親友的真摯祝福,希望他們平安吉祥或往生善處;因此,從開始的資料輸入、牌位列印,到最後的張貼,每個步驟都必須全神貫注,這是對牌位的一份恭敬心,更是與無數眾生結清淨善緣的機會。透過在書記室的發心,讓粗心的我學習到,要把一件事做好,首先一定要收攝身心,將攀緣、妄想紛飛的心收回來,當心沉澱後,才能有更敏銳的觀察力和清楚的思緒去處理事情。

  過去未學佛的我,做事多是不求細節、敷衍了事,僅求把交代的事情完成,結果往往華而不實;現在的我,依循老和尚和佛法的教導,做事以真誠心為出發點,破除自己的妄念,把心安住下來,進而啟動般若智慧,做好、做對每一件事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