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
台 山 月 刊 300 期 |
|
本期主题:常行真诚 成就福慧 |
|
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文/普皇精舍高级禅修班学员 法出 人脱离不了群体,社会上各式各样的群体关系,随着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了改变。首先是「人脉存折」的概念冲淡了早期纯朴敦厚的人情味,随后又出现了「有效社交」一词,在新书区及网路上开始流通起「把人脉变成钱脉」的观念。在人际关系中交相利益时便称兄道弟,无利可图时就各奔前程,这是现实社会重利轻义的缩影。但若利欲薰心到见利忘义的程度,各种诈欺舞弊就出现了,人与人之间筑起不信任的高墙,冷漠似乎变成一种合理化的自我保护模式。 孟子说:「反身而诚,乐莫大焉。」意即反省自己做到了真诚,便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。「对事以真」不仅是做人处事的准则,也能让我们内心坦荡光明、自在安乐,不为任何利益损伤道义。以诚待人则无人不信,若每个人都能真诚相待,少些虚伪不实,社会一定能更加温暖祥和。 凡事真心实意地落实,在牵涉范围不广,或有普世价值可为依循时就相对容易做到,如学生读书做学问,不敷衍马虎,这是真;餐饮业者不仅追求色香味美,也注意健康卫生、食材安全,这也是真。但若牵涉的人事范围愈广、情境愈加复杂时,除了需有判断的智慧,还要有承担的勇气,例如在职场上遇到旧习陋规时,选择因循苟且,表面上也许能够省事省心,但若秉持「对事以真」的态度,可能就要勇敢提出问题,甚至需要从制度或流程面力行检讨改革,这不仅耗费工夫,还可能遇到困难阻力,考验我们的格局、智慧、决心和毅力。但成就大事的菩萨,往往都能从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,具足远见又无畏艰险,勇于做出改变,进而开创新局。 自从来到精舍上课,深刻体会到「对事以真」的意义,看到大家无论是发心义工还是协助每堂课后清消,都不分你我、尽心尽力,内心着实十分赞叹和感动。在法师的慈悲带领下,师兄弟彼此相处和合融洽,总能顺利圆满每一次的活动与课程。来这里学习一阵子后,更体会到佛法不是只存在经本上、讲堂里,还能带得走、用得上。祈愿自己也能从「对事以真」开始,发挥菩萨精神利益大众,接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,共同实践利乐有情的愿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