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
 
本期主题:常行真诚 成就福慧







古德云:「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,必须真实心中作。」
真诚,是世出世间立身行道的基石。
待人处事常行真诚,专注一心,质直无伪,
如是踏实履践,广积福慧,人生一步一光明。


心安自在

文/普皇精舍研经禅修班学员 法哲


  尚未参加精舍禅修课程前,在工作上对于做人处事,均以世俗观念与价值衡量一切,以世间人的角度和想法,去应对所有的人事环境,以为在事业上要有所成就,就必须靠努力竞争、与人抢夺、晚睡早起、与客户应酬等方式。于是日复一日处于高度压力之中,生活没有目标、行为失去准则,从早到晚惶惶不可终日。

  在接触佛法后,才明白并非如此,唯有对人真诚,才能赢得信赖,人际关系方能长久;对事真诚,凡事才能有所成就。恭敬心、真诚心是成就世间事业与出世道业的根本。自此以后,彻底修正人生的态度,对任何人事物均以恭敬心、真诚心来面对,在修行的道路上,亦以恭敬心听经闻法,以真诚心信受奉行。

  禅修课程中,接触到的第一部经论,是事理圆融的《达磨二入四行观》,自己以其中的「理入」作为修行的目标,以「行入」作为行为的准则!在早课中背诵忆持、于静坐时如理思惟,将义理铭刻于心并融入生活中,时时与法相应,就能产生力量。

  晚课时则检讨反省,遇到八风境界时自己的心境如何?在面对逆境时,是否与「报冤行」之理相应?当遇到胜报荣誉等事时,是否与「随缘行」之法相符?这念心是否能够安住在「无所求行」中?接着,再一一检视,今日在六度法门中,布施度做到没有?有无违犯戒行?是否起了瞋心?……在一天的生活里,时时以法为依归,处处以法为依靠。

  末后,摄心静坐,以「七周缘慈」法门,将当日所修功德做回向,回向之后,连回向之心亦放下,完全归零,日日如是!期许自己日日精进、时时修持,以此功德回向菩提。

  实践「报冤行」与「随缘行」得以心安,落实「无所求行」得以自在;「心安自在」正是自己修行的目标,「六度」则是日常行持的准则,认真地依教奉行,回归清净无念的本心本性,自然而然就能感召光明如意的人生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