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
台 山 月 刊 300 期 |
|
本期主题:常行真诚 成就福慧 |
|
常行真诚 无事不成文/普同精舍研经禅修班学员 法箴 《六祖坛经》云:「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以中台四箴行——「对上以敬,对下以慈,对人以和,对事以真」明确揭示了佛法在世间、做人处事的准则。 「对事以真」,「真」即是实在、不虚假。人际往来是一种结缘的过程,若为人狡诈取巧,企图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取利益,则「因地不真,果招纡曲」,终将受人轻视;反之,真诚待人处事,不仅能维持真实的人际关系,事业与道业亦能有所成就。在当前全球竞争与资源有限的情境下,真诚与利他的思想已成为企业优势的一部分,亦是永续策略的重要秘诀,所以,常行真诚不是人际往来的技巧,而是具足智慧的菩萨行止。 菩萨于一切法应无所住着,真正的菩萨行不依赖于外在的名利,也不受外界的评价影响,始终安住内心的真实清净。如何真诚?从反省检讨、修正自己着手,在无伪地待人处事中成就,持之以恒,常行忍辱,无论境遇如何,皆能保持悲悯与正直之心,德行自然彰显。古圣先贤与祖师大德,如岳飞、文天祥对国家的忠诚坚贞、虚云老和尚于乱世中传法度众的一念真诚,皆为彰显光明性德的典范。 透过禅修课程,深刻体会「对事以真」不仅是对外界事物的真实认识,更是一种内在的觉察。在静坐中如实观照,不妄加评判,不为情绪影响,使我明白到自己许多时候的反应,皆受偏见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牵制,例如遇到困难时,往往急于解决,却忽略了问题本身的真实性,觉察之后,更加冷静客观,这念心清楚明白了,便能真实看见问题本身,进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。 学员长是精舍与学员间沟通的桥梁,为协助学员融入精舍,肩负着联络关怀、环境整理、引导小组讨论与法务布达等责任,当中常忆起师父的提醒:「精舍执事皆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。」因而于各项活动中力行「四摄法」,与学员建立「真诚互信」的基础。透过佛法讨论、公案分享,藉境练心,也让学员得以重新思考人生问题与解决之道。 佛法云: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」凡事真诚专注,与三业清净相应,一念真诚,念念真诚,常行真诚,则无事不成。唯有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菩萨的真诚无伪,方能实现自他的究竟解脱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