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
 
本期主题:常行真诚 成就福慧







古德云:「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,必须真实心中作。」
真诚,是世出世间立身行道的基石。
待人处事常行真诚,专注一心,质直无伪,
如是踏实履践,广积福慧,人生一步一光明。


真诚不二 广积福慧—惟觉安公老和尚开示

编辑部整理


  「真」就是实在、不虚假。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,都要认真、负责。譬如学生念书,不是拿一张文凭就心满意足了,要想学业有成,就要认真求学,不偷懒、不懈怠,平时就要复习功课,将来学业一定有所成就;做任何行业也是如此,要认真负责,事业才会有成就。

以真制伪福慧圆

  要如何做才是认真?扫地时,边边角角都要扫到,这就是真;擦桌子,不但桌面要擦,桌子四周也要擦到,这就是真。洗碗,不但要洗里面,内内外外统统都要洗得干干净净。洗脸也是一样,不能只洗脸颊,额头、鼻子、耳朵统统都要洗得干干净净的,这就是真。我们修行学佛也要认真;修行,一个是功德、一个是道业,要广积福慧资粮,点点滴滴,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,不可以小善而不为,不可以小恶而为之,这就是真。

  认真有什么好处?用真诚的心,可以去除虚伪。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虚伪的心,若是心存敷衍塞责,不但事业不容易成就,学业、道业也不容易成就。如果只是看到人家在做善事,为了爱面子,也来敷衍、应付一下,社会上有很多人拿做善事来沽名钓誉;譬如在选举期间,有些候选人假借做善事,让大家都看得到他在行善,借此来形塑自己好的形象和名声,这种有目的、有心机的做善事,就不是真善。假使做善事,有了这个虚伪的心,不但没有功德,可能还给自己带来业障、带来罪过。

  每个人多少都有些虚假的习气、都爱面子。譬如看到一个职缺想去争取,但自己资格不足,没有通过,就向人拜托:「麻烦你帮个忙,卖个面子。」爱面子虽然不是坏事,但是过度爱面子,往往随之而来的就是虚伪。假使做什么事情,都要靠别人给面子,那就糟糕了。相反地,有了「真诚心」,就能对治我们的虚伪。

  所以要「对事以真」,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要认真、负责,把事情做好;行善要真,要用真诚不二的这念心,这样才能产生福报、产生功德。同样的时间、人力,付出同样的代价,又能认真、负责,所得的果报就是大福报。假使我们投机取巧,无论做什么事、到哪里去,恐怕都不受欢迎。

破执离妄心地平

  修行就是要破除执着,落实破除我执的法门就是「真」。这念心时时刻刻要真诚,我们诵经要认真,人在哪里,心就在哪里;念佛也是如此,口要念,心也要念,否则口念心不念,喉咙喊破也徒然。打坐也要认真,坐在这里什么也不要想,通身放下,绝对不打妄想,绝对不打瞌睡,这就是真。听经闻法也要真,要人在哪里,心在哪里。佛法有所谓闻思修三慧:闻,耳朵听闻佛法了还不够;还要思,要把这个道理思惟、想一想,想一遍、想两遍、想三遍……这个道理很不错,要把它记下来,假使经过这样子思惟,无论看经也好、听法也好,就不会忘记;最重要的还是要修、要把这个道理运用、落实在生活上,一点一滴去实践;透过听闻教法、思惟义理、落实修行,来成就三慧,这就是真。

  有了过失,要经常检讨反省是不是自己粗心大意、大而化之、马马虎虎,心当中有了无明烦恼也不知道。例如始终嫉恶如仇,把别人对自己的不好,牢记在心当中,还认为这是应该的,这样就没有检讨、没有反省;要赶快把心当中的垃圾扔掉、化掉,使我们心当中没有一点坏念头存在,这个才是真。明白了这些道理,这念心很快就会定下来,就能安住。这念心一落实了,道就现前了。

  无论做任何事都要「对事以真」,用「真」来对治虚伪的心,修行、打坐要真,诵经要真,做事要真,做学问也要真,这样子这念心就可以达到像一潭止水般平静、清凉,像一面镜子一样光明。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上来实践「对事以真」,从这个方向来用功,相信道业一定能成就。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