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
台 山 月 刊 298 期 |
|
本期主題:持戒以護心 成就菩提道 |
|
謹持戒 盡本分文/見恰法師 結夏,依律舉行僧眾受籌法會,千人進班,一排排依序就位,卻安靜得連腳步聲都輕不可聞;憶起受三壇大戒時,每日行於寮區與戒壇的途中,不論何時,戒子也是這般安靜,這都是因為對戒的敬慎心,由內而外顯發出來的威儀。 除熱惱 得清涼 提到戒律,一般人或認為是束縛、是壓力,抑或是自由的反義詞。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。戒,是佛陀的大慈悲,為使眾生免於造業受苦而宣說。戒,也是正順解脫之本,依戒能得解脫,依戒而能遠離熱惱,得到清涼;能持戒,才有真正的自由。 古德云:「非規矩不能定方圓,非準繩不能正曲直。」比喻行事需要有標準、原則,否則大眾無法遵循。例如:馬路上的紅綠燈,只要大眾遵循交通號誌,不論行人或駕駛,都能安心、放心前行。又如:排隊候車,讓下車的旅客先行,然後依序上車,所以高鐵從進站、停穩到離站,能在短短的三分鐘內完成。生活中,規矩、法則提供安穩的生活秩序與環境;而佛陀制戒,不僅能讓持戒者在因上防非止惡,免於墮落三塗,更因持戒,清淨身口意三業,達到究竟解脫,這才是真正的自由。 了生死 戒為本 《楞嚴經》云:「修行三決定義,所謂攝心為戒,因戒生定,因定發慧,是則名為三無漏學。」由此可知,修行要能成就,不僅要成就定慧,更當以戒為體,時時刻刻保持三業清淨,方能與菩提心相應;反之,若不持戒,縱有多智、禪定現前,如蒸沙石欲其成飯,終不可得,無法究竟解脫。因此,欲了生脫死,必以持戒為首要大事。 唐朝時,六祖大師的弟子玄策禪師遊方至河朔(今黃河中下游以北地區),造訪智隍禪師。當時智隍禪師正在禪坐,玄策禪師問:「汝在此作什麼?」智隍禪師回答:「入定。」玄策禪師再問:「汝云入定,為有心入耶?無心入耶?若無心入者,一切無情草木瓦石,應合得定;若有心入者,一切有情含識之流,亦應得定。」智隍禪師答:「我正入定時,不見有有無之心。」玄策禪師云:「不見有有無之心,即是常定,何有出入?若有出入,即非大定。」 「若有出入,即非大定。」持戒亦如是,不論是從最初的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乃至根本的五戒、八關齋戒,到沙彌十戒、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進而至菩薩戒,由初發心持戒,進一步時時具足三千威儀、八萬細行,甚而行持三聚淨戒,最後皆應回歸到本自具足的清淨自性——一心戒體,才能究竟圓滿三無漏學。 持戒,是行者的本分事,應當敬慎行之;一切萬法不離自心,都是自性的作用。明白這念心性,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法。因此,衲子當「守心城,奉戒律,日夜思之,朝夕行之,行無越思,思無越行」,於二六時中覺察、覺照,收攝身心,安住正念,亦如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若攝心者,心則在定,心在定故,能知世間生滅法相。」從攝心開始,成就戒定慧三無漏學,圓滿修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