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
台 山 月 刊 270 期 |
|
本期主題:知苦進道得解脫 |
|
善用法寶識自心文/普宏精舍護法會副會長 傳禪 未接觸佛法前,總是花很多時間追尋「自以為是」的幸福,對於功名利祿深深好樂與執著。倘若努力的結果是滿足自己所要的、符合自己所期待的,除了滿心歡喜外,也認為成功是憑藉著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拚搏而有的,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。喜怒哀樂等情緒也總是如此鮮明地表現出來,生活中,對人沒有慈悲、同理之心;對事,則過度要求必須合乎己意;對物,更是難以捨棄。因為對自身的貪愛、執著,起了種種分別、計較、對立之心,進而造作種種惡業,讓自己受了許多苦。 盼悟真心 出離苦海 學佛後才明白,心中的煩惱正是苦的原因。一個習慣於讓心流浪生死、不信因果、沒有佛法正確知見的人,怎麼不苦?猶記剛進入精舍時,聽聞師父說:「人在哪裡,心在哪裡。入了寶山,千萬不要空手而回!」對於一個初學佛的弟子,這的確是一門大功課。當時心想:倘若能悟到真心,找到自己當下這一念靈知靈覺,應該就能遠離病苦和生死輪迴!於是,開始跟著師父們出坡作務,並參加禪修班聽經聞法、參與法會誦經禮懺,次第修習佛法。 根器愚鈍的自己初學佛時,對於真心和妄心,總是百思不得其解。於是,年年上山參加禪七尋找答案,恭聆主七大和尚老婆心切地慈悲教誨。一次解七在即,大和尚開示道:「最後一支香,倘若坐到了好香,就好比找到了路頭,接下來就是順著這條路,直下承擔走下去就是。」聽到這裡,已經淚流滿面,幡然醒悟,原來自己過去像無頭蒼蠅般兜轉了幾十年,轉到最後一無所有,只有無量無邊輪迴的果報。 而今何其有幸,得遇大善知識,教示出離苦海的方法。下山後,我開始思惟、修習大和尚所開示的「四聖諦」、「十二因緣」、「因緣果報」、「緣起性空」和「佛性本具」的道理。更銘記大和尚所說:修行很苦,但不修行更苦,如果沒有對苦的體悟,此生恐怕又要錯過修行的因緣。 回光就己 順逆自在 受苦是來自於錯誤的知見,導致錯誤的選擇,而造作了無量無邊的罪業。稍稍明白該如何掌握自己的心後,開始依著三皈、五戒、六度的軌則來規範自己,朝「息滅貪瞋癡,勤修戒定慧」的方向努力。 想速離生死,就必須好好善觀、善用這念心。但,善觀、善用的標準何在?此時想起師父教授的四正勤──「已生善念令增長,未生善念令速生,已生惡念令滅除,未生惡念令不生」──便是最好的法寶。除了時時以四正勤檢視起心動念外,更養成了每天打坐的習慣,讓心定下來,並透過修習觀行,努力對治自己的我執煩惱。心定了,自然能看得清楚事情的真相,明白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後,才有辦法放下執著。 古云:「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」我們生存於世,這個器世間猶如暫時投住的旅舍,人與萬物都只是天地間的過客。旅舍的好壞、旅途中的秀水明山,乃至艱難險境,都是過渡的景象,緣聚則有,緣滅則無。倘若執著、掛礙眼前的場景,反而虛度了人生。 今生能得遇佛法,是多生累劫所積累的福報,應當善加把握運用。靜下心來看清楚、識得明白每個當下,掌握自心,人生才能過得自在。如《達磨二入四行觀》所云:「逢苦不憂。何以故?識達故。」人生重要的不是外境的順與逆,而是自己平常就已練就好不隨境轉、能作主的心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