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9
 

本期主題:觀無常,勤精進如救頭燃








古德云:「無常殺鬼,念念不停。命不可延,時不可待。」
生死事大,切莫等閒蹉跎光陰,
當善觀無常,以悟為期,勤修福慧,
解脫生死,常住安樂。


三界火宅力奔離

文/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星淨法師


  出家前,一日在公司上班時,突然警鈴乍響,聽到刺耳又急促的鈴聲,自己與同事立即放下手邊的工作,速往出口方向逃離。事後經消防人員檢查,才知只是警報器誤鳴,虛驚一場。

無常警鐘應善察

  面對世事瞬息萬變、人的生老病死苦反覆上演,無常警鐘不斷在身邊響起,我們能否警覺生死的逼迫,而急求安身之所,或認為它是誤報,而置若罔聞?

  《法華經》云: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,眾苦充滿,甚可怖畏。常有生老、病死憂患,如是等火,熾然不息。」經中譬喻三界猶如火宅,世人卻在火宅中沉溺玩樂,不覺處境險峻,亦不知勤求出離。古德亦云:「死生之理,明如杲日,間不容髮。夫人平居燕處,罕以生死禍患為慮。一旦事出不測,方頓足扼腕而救之,終莫能濟矣。」

  世人昧於無常之理,原因有二:一者,妄執世間一切萬物為「常」,仗恃自己青春健康、富貴才智,便汲汲於功利、欲樂,而不知人命如風中燭,一息不來,即是來世。二者,對無常之理體悟不深,逆境時暫且能感受到世事無常,但順境來時,卻旋知旋忘。有人甚至曲解無常,認為「今朝有酒今朝醉」,人生應當及時行樂,殊不知因果絲毫不爽,享樂放逸的後果,自當承受。是故,唯有正念思惟無常遷滅之理,方能洞悉無常,進而發勇猛心,勤修善法,精進道業。

正觀無常勤精進

  如何正觀無常,發心向道?我們可靜心思惟三種無常生滅之理:

  一者,外在的世界,無不經過成、住、壞、空四個階段。所謂滄海桑田,看似堅實的國土江山,實則危脆不堪,瞬間可能變得面目全非。若更詳細觀察,一切事物不斷變異,是相似而相續的假相,如西方諺語所言:“One can never step into the same river twice”,人不能涉足同一條河兩次,因為河雖看似同樣,實則水流不停,早已不是第一次接觸的河水。若能看透塵世的變幻無常,就能放下對五欲的執著,把握因緣,修善積福。

  二者,一切眾生皆免不了經歷生、老、病、死四個過程,如經云:「生者皆歸死,容顏盡變衰,強力病所侵,無能免斯者。」無論是什麼身分,在無常殺鬼面前,人人平等,無有倖免。所謂人命在呼吸間,轉息即是來生,一失人身,萬劫難復。無常老病,不與人期,將死之時,亦無可依怙。當念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?切莫等閒過日、兀兀度時。過去,許多祖師大德因生死心切,日夜精進不懈,故能很快入道、得解脫。修行人應當把握當下,在道業上努力勤修,方能真正離苦得樂。

  三者,人的心念有生、住、異、滅四相。我們的念頭剎那生滅,然而多數人卻無法察覺。從早到晚,都是活在念頭的洪流中,念頭一個接著一個,遷流不住,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我?進一步觀察,外境的變遷,乃至眾生造業受報,皆由這念心的生滅所招感而來。開山祖師曾說:「一個念頭就感一世的果報。」這念心無法作主,就只能隨業流轉,我們豈能無所憂懼?故應勤修「觀心無常」,並時時刻刻安住在當下不生不滅的清淨心,才能迥脫塵勞,超越生死。

  《雜譬喻經》中記載,佛如良醫,法如眾藥。佛能善用諸法,應病與藥。而無常之法猶如妙藥,善觀無常,能治眾生煩惱無明之病。行者但能繫念無常,則懈怠心自然不起。當謹記歲月易逝、瞬息難保,心塵易壅、道業難成,故須孜孜不倦,志益日堅,念念尤切,勤行精進,方能奔離三界生死火宅,得究竟解脫安樂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