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8
 
本期主題:照破煩惱 常住安樂







經云:「前念著境即煩惱,後念離境即菩提。」
煩惱由念頭而來,旋生旋滅,遷流不住。
反觀自照,即見妄識無處,煩惱無根,
是故念起即覺,覺即照破,浮雲不礙晴空,隨處作主恆安樂。


一念放下 萬般自在

文/美國中洲禪寺中文研經禪修班學員 法玄


  新冠疫情期間,家父因病往生,礙於防疫隔離的規定與限制,無法趕回台灣奔喪而憂心不已。漫長的居家防疫,也因生活習慣被迫轉變,使日子過得凌亂失序。凡事無法順心如意,讓自己增添了許多煩惱。煩惱一旦惹上身,就如影隨形揮之不去,生活便過得很辛苦!

  過去曾聽聞老和尚開示:「修行學佛,首先要學習『放下』──放下一切煩惱、執著。放下了以後,我們的心就能得自在。得自在,就是解脫。」這段深居簡出的防疫時期,正好是法玄可以好好練習放下煩惱、安住身心的最好機會。經由思惟四念處觀──「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」,讓我明瞭任何事物與現象都是無常、緣起緣滅的。而那些起伏不定的情緒,也只不過是因為心無法作主,而自尋煩惱。一旦內心平靜了,身心也就隨之清淨了。

  仔細觀察,所謂的「生活方式」,都是我們對於事物產生了偏好與喜愛,而逐漸養成了習慣。然而,一旦遇到他人想法與自己的慣性不一致時,就會產生矛盾。此時,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包容,各執己見,彼此互不相讓,磨擦和衝突就會源源不絕地發生。

  例如,在居家防疫期間,自己的生活步調變得緩慢,原本匆匆忙忙的早餐時間,突然拉長了許多。晨間習慣的改變,自然影響到一整天作息的安排,也漸漸因為和家人對於事情先後緩急的意見不同,而爭執不休。當大家理直氣壯、各說各話時,負面的情緒隨之引發,因而看不清楚事實的真相,日子也就無法寧靜、安定。所謂「忍一時風平浪靜,退一步海闊天空」,凡事懂得適時進退,不劃地自限、不堅持立場,試著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,並尊重他人的想法,自然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磨擦和不愉快了。

  《佛說無常經》云:「假使壽命滿百年,終歸不免無常逼,老病死苦常隨逐,恆與眾生作無利。」回想起父親在世時,因為自己清楚明白世間「生死事大」,生命終歸無常,所以能夠坦然面對,無所畏懼。儘管父親在疫情期間離開人世,法玄心中難過不捨,但也從中體會到:無論身在何處,若能保持心情平靜,以感恩的心精進誦經、持咒,功德回向給父親,也能善盡一份孝心,彌補心中一些遺憾。

  一念放下,萬般自在。轉念,心就寬,少了煩惱,日子就能過得更加輕鬆自在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