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
台 山 月 刊 267 期 |
|
本期主題:善於安忍,處處是光明 |
|
善解轉念心自在
文/見泊法師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,生活中常會遇到很多不如己意的事,例如:身體不健康、家庭不和諧、學業或事業不順利、人際關係不佳……這些不順遂的境界,帶給我們諸多的煩惱、壓力、障礙,而不得自在。現今全世界更籠罩在新冠肺炎嚴峻的疫情及各種天災人禍困境中,在面對各種身心逼迫、恐慌、憂慮不安時,如何堅忍突破一切逆境,是自己修行的一大省思,更要發願學習菩薩救度眾生的廣大悲願。 臨逆境 反求諸己 在修行路上,感恩常住的慈悲護念,經由派任各種執事,成就自己學習的種種因緣,藉此磨鍊心性、與眾生廣結清淨法緣。於精舍及各單位發心期間,跟隨開山祖師弘法的腳步,引領居士接觸佛法,修福修慧,發菩提心。學習與不同背景、個性、理念的師兄弟合作,分工完成常住事務。在帶動居士的過程中,也經歷了諸多的不熟悉,或自己的能力、智慧不足、俗諦不圓融,以及身心及時間的逼迫等種種逆境。 「修行要『觀眾生苦,發菩提心』,眾生都是在生、老、病、死苦當中,沒有因緣聽聞正法,所以我們要接引他親近三寶、聽聞正法,慢慢地,他就會發菩提心,出離生死苦海,乃至於超凡入聖。」開山祖師的這段開示惕勵著自己,不能錯過眼前的度眾因緣,要把握當下,反省檢討,慚愧懺悔,轉化負面念頭,方能不愧對自己的修行、信施的供養與護持,以及剃度恩師的法乳深恩。 同時,也感受到大善知識的智慧、慈悲、心量與願力,是如此地無遠弗屆,創造種種因緣,成就弟子及護法善信累積福德資糧,也讓自己學習菩薩破塵沙惑的廣大願行,體認到「沒有天生的釋迦,自然的彌勒」,在修行過程中,須歷經無數的學習與考驗,方能成就道業。看到開山祖師一生精進行道,弘揚佛法、建設道場、安僧度眾、創辦普台學校及中台世界博物館,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」的無盡悲願,也讓自己在面對逆境時,能夠不斷地提起發心出家修行的初衷。 善修忍行 道業成 過去在處理常住事務時,曾因與共事的法師認知角度不同、理解有所落差,而產生種種負面感受,面對這樣的逆境,當下真的無法釋懷,於是告訴自己起無明、傷心難過無法解決問題,就這樣慢慢沉澱這念心,反省檢討是自己善緣、福報、心量、慈悲、智慧、能力……不足,應當勇敢面對難以調伏的我執習氣及諸多欠缺,更要肯定自己是為了脫生死、解脫煩惱而出家修行。進一步運用所學的佛法來轉念,學習忍辱波羅蜜,提醒自己不能因無明煩惱,而影響常住事、影響別人。了達一切境界都是這念心所感召,所以一定要堅忍,心要光明才能引領眾生走向光明,感恩菩薩示現成就自己的道業。 古德云:「耐一時,火坑變作白蓮池;退一步,便是人間修行路。」自心是熱惱或是清涼,取決於看待境界的知見與面對他人的態度。只要這念心作得了主,安忍不動,在他人的建議當中,正視自己的心粗及修行的盲點,不論順境或逆境、得意或失意、稱譽或毀謗,都能因善修忍行而不為境轉,且能降伏堅深的我執煩惱。 「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」,這念心時時都能作主,心不隨境轉、不隨習氣所轉,就能更有智慧地破除煩惱。於逆境中能堅忍,並轉為歡喜感恩,便是自己修行的增上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