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
台 山 月 刊 266 期 |
|
本期主題:常念知足 安隱無憂 |
|
少欲無求 富樂安隱
文/普高精舍高級禪修班學員 法項 「知足常樂」是自己從小就知道的道理,但卻從來沒有認真地想過要如何去實踐。自從離開學校進入社會,就不斷地追求自以為真實的富貴,總想著錢愈多愈好、東西愈貴愈好,只要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,都想擁有,但是真的擁有以後,卻也沒有得到預期的快樂;於是為了滿足更多的欲望,只有不斷地花錢買快樂,早已把「知足常樂」拋諸腦後。 如是日復一日追著金錢跑,預訂每個月的財富目標,達標後又往上訂更高的目標,一直不斷地循環,每天都在數字上打轉,情緒也跟著起伏不定,沒有一刻是安穩的。達成目標的快樂也只是一剎那而已,快樂之後便是無限的空虛,為了填滿空虛,又再繼續追求財富而無法停歇。 直到因緣具足踏進了精舍,並且報名參加禪修班,透過佛法的薰修和靜坐,讓我整個心安定了下來,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。心平靜後才了解到,之前所追求的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,想要擁有真正的快樂,唯有知足。知足不是什麼都不再追求,也不一定是粗茶淡飯地過活,而是心態的改變──對物質欲望的降低,對金錢不再執著,對於身邊的人事物也不再分別計較,而是真誠以待。 將知足落實在日常生活上,發現生活變單純了。現在是真的有需求時才出門購物,看到之前想擁有的東西,也完全不為所動,這一切都來自於心念的改變和修行的提升。內心不再充斥著金錢與名利,而是滿滿的正向力量,讓我更清楚明白佛法才是人生的真理,也體認到心要安定自在,就必須少欲無求。 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多欲之人,多求利故,苦惱亦多;少欲之人,無求無欲,則無此患。」又云:「若欲脫諸苦惱,當觀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富樂安隱之處。」修行學佛後,讓我學習減少欲望,不再向外追求,因此少了許多煩惱而變得更快樂、更富足;也對人生充滿積極的態度,還可以和周遭的親朋好友分享在精舍禪修班所學。更重要的是,自己的改變讓他們對佛法改觀。深深體會到佛法所言真實不虛──知足之法,即是富樂安隱之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