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0
 
本期主題:靜觀自得的定慧人生







古德云:「萬物靜觀皆自得。」
心清淨、心靜,就能產生定力與智慧,
對一切萬事萬物皆能明察秋毫、洞徹無礙。


以止觀歸根化除隔閡

文/澳洲寶林禪寺住持 見舫法師


  「誤會」是平日人際互動常見的問題,因為彼此立場、見解不同,生活共事中,對彼此的言行舉止,難免會產生誤解。雖然靜下心來反思時,多少能覺察自己在過程中不圓滿之處,知道並非全然是對方的問題;但在誤解當下,卻常因失去正念而傷害彼此,在雙方的意識裡,加上各自煩惱偏差的揣測,埋下錯誤的成見種子。如果沒有靜觀正視那份掛礙,隨著我執無明種子的現行染薰,心中的隔閡就愈來愈深,甚至建立起一道無形的高牆。

反觀自心 看破放下

  一段夏安居因緣,每日靜坐修七周緣慈。一次修觀前的反省思惟:「檢討自己修行不能得力,沒有禪定、智慧,皆由業障所致,一切業障皆由『心』、『境』而來。一切外境又皆是自己從過去至今,三業造作而感召……」頓時覺察自己心中盲點:面對類似的境界,自認的「真心」,其實仍帶著自以為是的我見,而非純然的「平常心」。靜坐修觀後再審慎反觀自心,發現就算自己表相和顏悅色,但意識當中仍存有一種「我雖然有錯,但是你也沒好到哪兒」的我慢、是非對立之心;更存有在意他人對自己看法的人我相執著。禪宗祖師說:「有一些些,還有一些些。」如果這念因心都還有錯誤的意識、煩惱念頭,又如何能解冤釋結?

  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。若見他人非,自非卻是左,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過。但自卻非心,打除煩惱破。」事實上,在與任何人發生誤會時,自己除了要積極反省檢討,更重要的是要能放下心中的成見,以平等心相待。若帶著過去的心念,不但見面尷尬,更是促成另一個誤會、加深隔閡的因緣。已有隔閡,就必須更加謹言慎行,秉持中台四箴行,於人事中融合敬、慈、和、真,方能漸漸化解彼此的矛盾。

  以平常心真誠相待,自己也才能平靜自在。馬祖道一禪師開示:「何謂平常心?無造作、無是非、無取捨、無斷常、無凡無聖。」平常心是光明、清淨、慈悲、智慧、平等的心。「平常心」的具體落實,即是要能看破放下,不再以主觀想法,去評判揣測他人;更要能保持自心清淨,安住在慈、悲、喜、捨;思惟「五蘊皆空」之理,照破那妄有的自尊面子。當自心能歸「零」,再次與對方照面時,便會發現,從頭至尾都是自己的猜疑、妄想、「我執」導演的獨角戲,自己障礙自己,對方早就放下了!

心繫一處 寧靜祥和

  三祖僧璨大師云:「歸根得旨,隨照失宗。須臾返照,勝卻前空。前空轉變,皆由妄見。不用求真,唯須息見。」要契悟不可思議、具足無量福報功德的這念心性,首先要能停止分別取捨的知見。老子也曾說:「夫物芸芸,各復歸其根,歸根曰靜,是謂復命,復命曰常。知常曰明,不知常,妄作凶。」「根」就是根本,在佛法中,這一念心性就是根。以心為根本,歸到菩提涅槃,歸到人人本具的不生不滅佛性。靜坐修觀行,透過觀行法門返照自心,把這念心收回來,在心上用功,就是幫助我們歸根。

  靜坐就是調和我們的身心。開山祖師曾開示:「一個是身,一個是心,要把身心調和。調和了以後,要放下;放下了以後,我們這念心才會自在,再慢慢地淨化、提升,達到心空境寂的境界。」藉由觀行將心返照,隨著七周緣慈,心繫一處,當這念心不起雜念、妄想,紛亂的心自然慢慢止息,回歸寧靜祥和。回到這念慈悲、清淨之心,便能覺察掛礙、問題的根本,慢慢轉識成智。逆境中,以慈悲觀的道理,反省檢討、慚愧懺悔、發願回向以轉化煩惱、調伏習氣,心就愈來愈安定、充實,不再患得患失,而能自在光明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