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順眾生 無有疲厭
文/見轍法師
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曾於民國一百年三壇大戒中開示:「且看《楞嚴經》中阿難自言:『常聞如來說如是言:自未得度,先度人者,菩薩發心。自覺已圓,能覺他者,如來應世。我雖未度,願度末劫一切眾生。』有為者,亦若是,方稱大丈夫、真佛子。」自己登壇受戒時,三師尊證問:「汝是大丈夫否?」自己鏗鏘有力地回答:「是大丈夫。」是那樣的堅定!但隨著出家歲月日久,問問自己還是大丈夫否?回答時是否仍能撼動天地?
精勤利他 心不疲倦
在精舍發心的過程中,除了要發廣大願心度一切眾生外,更要藉境練心,除去妄念、斷惑證真,時時刻刻提起覺性、銷歸自性,了達一切緣自眾多因緣和合所生。以此檢視,方不負稱為真佛子,否則在習氣的牽引下,往往隨著業力而忘失自己出家弘道──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的本願。如不能念念回歸修行,出家歲月增加,無明煩惱卻也不見減少,一不小心就讓自己成為馬齒徒增、煩惱日增的剃髮僧人罷了!
惟覺安公老和尚過去時時告誡弟子,修行人每天都要發四弘誓願──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。」因此,每天要不斷地自省,是否曾因自我智慧不足,不能令眾生皆歡喜,而心生退悔?是否曾因眾生難調難伏而心生疲倦?昔日菩薩問訊世尊:「世尊安樂,少病少惱,教化眾生,得無疲倦?又諸眾生,受化易不?不令世尊,生疲勞耶?」世尊回答:「如來安樂,少病少惱;諸眾生等,易可化度,無有疲勞。」諸佛菩薩為度眾生出現於世,一法一事,種種言說、種種神變,無非恆順眾生而作佛事。如何度眾不疲不厭?《彌勒菩薩所問經論》云:「又得一味利他心故心不疲倦。此明何義?以諸菩薩依慈悲心起利他行,深心善修,猶如大海同一鹹味。菩薩亦爾,為利益他一味心故,以諸菩薩利益他行即是自利,為利眾生修集諸行,是故菩薩於諸世間心不疲倦。」
諸佛菩薩為度眾生累劫勤苦,而成就佛道,凡夫眾生為己享樂累劫忙碌,卻六道輪迴受苦。原來,利他才是自利。了達此理,二六時中,不能利他絕對不為;無法令眾生歡喜也絕對不做,如須菩提尊者所言:「若有眾生嫌我立者,我當終日端坐不起。若有眾生嫌我坐者,我當終日立不移處。行臥亦爾。」以此為正鵠,終身力行。
眾生歡喜 諸佛歡喜
如今疫情肆虐,人心惶惶不安,人人自危,若能時時想到利他行即是自利,人人都能做好自我管理,即是防疫的良方;每一件事都能想到眾生,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就不是那麼難做到;想到眾生苦自己豈能安,就不會到處趴趴走!「眾生歡喜,諸佛歡喜。」而導師交給我們的使命──中台拈花,眾生微笑,修行人如何能令眾生微笑,當如導師常常提醒我們:「守口攝意身莫犯,莫惱一切諸有情,無益之苦當遠離,如是行者得度世。」
每當修行想避懶偷安時,就會想到恩師,今生修行要如何對得起自己?對得起恩師?唯有利他行,隨順眾生,不疲不厭、不離不棄!經云:「若無眾生,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。善男子!汝於此義應如是解。以於眾生心平等故,則能成就圓滿大悲;以大悲心隨眾生故,則能成就供養如來。菩薩如是隨順眾生,虛空界盡、眾生界盡、眾生業盡、眾生煩惱盡,我此隨順無有窮盡。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。身語意業,無有疲厭。」慚愧自己修行未逮,發願生生世世出家修行,隨順眾生無有疲厭,方能於佛道有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