願廣行深 常行菩薩道
文/普竺精舍護法會會長 傳其
菩薩道要力行六波羅蜜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。自己藉由力行布施波羅蜜,在發願與行持的過程中,知道「發菩提心」的重要性,並體認「諸法緣起,緣起性空」,最後體悟清淨自性的道理。
布施波羅蜜是一種因緣法,既是因緣,所以要懂得隨時發願,掌握因緣,力行布施,而布施後又能回歸自性,回歸清淨心,才是究竟的布施。
把握當下 善巧行布施
自己本身從事醫療業,易於與眾生結緣,常因看到患者老、病、死苦的過程,激起了自己「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的願心,行布施波羅蜜。也因如此的因緣,讓自己深深感受到養成發願、掌握因緣與眾生結緣的重要。每當事後靜心省思,其歷程猶如幻境,細細體會:唯一真實不變的,只有能作主的這念心,才是不生不滅的。反覆養成中,漸成習慣,在與患者互動時,隨時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,並時時發願,事後透過不斷地反省檢討,將自己的心念提升,才能不疲不厭地照顧病人,做好自身的工作,從而落實利他中完成自利。
若干年前,一位年老的病人因假牙配戴不舒服而就診。為了能替她省錢,自己不厭其煩地修整她的假牙,直到她配戴得舒適,也因此建立醫、病之間的信任。有一次她來就診,臉部泛黃、身體無力且沒精神,詢問後得知她有膽道阻塞的老毛病,因此建議她趕快至醫院檢查治療。就在那年的過年後,她女兒突然提著禮盒來看我,跟我說媽媽已往生,臨終前仍感謝我能將她的牙齒照顧好並且很關心她,要她女兒一定要來致謝。當下,深覺掌握因緣植福、廣結善緣真的很重要。
發心發願 圓修菩薩道
平日就要養成發願行菩薩道與照顧心念的習慣,以慈悲心與平等心待人,落實在日常生活中,並且對眾生應懷有感恩的心,因為每一位都是成就自己發心的菩薩,修行畢竟要在眾生中圓滿。六祖大師說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以布施的因緣「借假修真」,顯現真如自性,雖然布施的那段經歷過去了,現在與未來也都不存在了,但自己能行善法的這念心,是不生不滅的。
佛法中要我們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塗苦」,省庵大師也說:「入道要門,發心為首;修行急務,立願居先。願立則眾生可度,心發則佛道堪成。」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過去常要我們四眾弟子:「發菩提心」,並且提示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。把握當下,發菩提心、發大願心行菩薩道,並經由布施的過程檢視自己的發心與發願,反省檢討,將佛法在生活中落實,讓自己產生更強的信心,進而從「信、願、行」中,真正體悟到布施的真實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