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4
 
本期主題:善觀因緣的智慧──同事攝







「和其光,同其塵,湛兮似若存。」
以慈悲心體人若己,
恆順眾生愛樂。
御妙智慧,導入正道,
廣施善巧,咸獲安樂。


不慕諸聖解脫

文/澳洲寶林禪寺住持 見闢法師

  
  過去自己以為修行的捷徑,是成佛之後才來度眾生。實際上,這是修行人常有的迷思,真正成道的快速捷徑,就在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慣性思惟,以「利他等於自利」的知見,消弭心中的我執、法執、無明惑,自己及他人的道業一起圓滿,共成佛道。

菩薩度眾 夢中佛事

  唐代石頭希遷禪師云:「寧可永劫沉淪,不慕諸聖解脫」,願意與眾生同甘苦、共患難,正是放下身段的同理心,實踐同事攝受的開始,也是從凡聖、自他的二分法思惟中解脫,入不二門、踐履中道。

  修行的第二個迷思是怕大願難以實踐。如果擔心自己做不到而裹足,即是自製菩薩道的絆腳石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,是名眾生。」修菩薩行可從學習地藏菩薩發大願開始,以同體大悲為核心價值,大作夢中佛事,精進勇猛利益眾生,又不心生住著。

  《金剛經》中,世尊指導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「應如是降伏其心」:發滅度所有一切眾生的願。這不也是《楞嚴經》裡,阿難尊者「伏請世尊為證明,五濁惡世誓先入,如一眾生未成佛,終不於此取泥洹」的大願嗎?

  換言之,即是以四弘誓願為共願,展現在菩薩行者的別願。因此,自己誓願效法諸佛如來、地藏菩薩及阿難尊者:先度眾生,再成就個人道業。

  發願後,落實同事攝有三個關鍵,一、放下我執:行菩薩道,若有人不相信再大的困境,也能浴火重生時,此刻便是放下我執,以同理心的角度,自曝與對方相同的處境,或是更糟的狀況,讓對方相信:「我不孤單,還有人跟我一樣,與我站在同一陣線。」

並肩作戰 無人無我

  二、放下法執:佛為眾生開種種法藥,應病與藥,就能藥到病除,無須特別執著某個法門,完全站在對方的立場,全心全意幫助他脫離困境。讓對方明白事情沒有那麼糟,便有了勇氣與信心面對,這時再針對問題,提出中肯建議,對方就能欣然接受,進而修正改進,在停損點重新出發。

  三、放下無明──深信佛性本具,光光相照:當對方逐漸改善困境,離苦得樂之際,要讓對方了解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的道理,除了肯定當事人的努力,更要強化信心,鼓勵他獨當一面,放下依賴,成為自己與他人的菩薩。

  經典中提到,過去世尊為度化一名外貌狀似惡鬼的醜人,即是運用同事攝,化現為醜陋比丘,與他為友,並示現入定後容貌變莊嚴的模樣。當醜人問其原因,醜陋比丘趁機教他,起善心觀樹下禪坐比丘,於是醜人歡喜靜坐修觀,相貌也因此丕變。後來醜人發現醜比丘原來是佛的化現,便隨佛出家修行,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。

  佛法告訴我們只要在因地上努力,做一分正確的努力,就有一分的功效,不必羨慕諸佛,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可運用同事攝。例如為人父母可以同事攝,建立子女信心,學習如何突破困境,仿效其從困境到成功的過程,而不是逼迫、代替子女成長,或誤以為放棄就是放下。

  破除無明,成就佛道是本分事,原理就是相信「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,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」。如何辦到?不要小看別人及自己,不卑不亢,就是對佛性本具的真理不懷疑。透過跟著佛菩薩一起發大願,身體力行四攝法,破我執,轉業力,以願導行,而無所行!





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