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
 
本期主題:學習隨喜 處處歡喜







「十方凡聖一毫之善,我皆隨喜。」
以歡喜心讚人之美,與人為善,
共榮共享,一切善法皆隨順歡喜,
福德、喜悅自然盈滿人間!


諸福盡隨喜

文/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祈法師

  古德云:「隨喜者,隨順歡喜。」《大智度論》云:「隨喜名有人作功德,見者心隨歡喜,讚言:『善哉!』」,更用譬喻生動說明什麼是隨喜功德:譬如有種種上妙好香,有一人叫賣,有一人購買,旁人也能因此得聞香氣,上妙好香並沒有任何減損,賣買雙方也毫無損失。如是見到有人行布施,有人接受布施時,隨喜讚歎,功德俱得,施者、受者功德亦不減少,如是相,就稱為隨喜。簡單來說,隨喜功德就是互蒙其利,皆大歡喜的結果。

忻他善 果勝妙

  《法句譬喻經》記載了一段公案,說明隨喜法門的殊勝果報。昔日,釋迦牟尼佛住世時,一日,舍衛國的波斯匿王供佛齋僧,至誠恭請佛陀宣說妙法,此時恰好有二名商人經過,甲商人見了心生歡喜,起善念說道:「佛陀如同帝王,弟子猶如忠臣追隨,佛陀宣說妙法,弟子誦念宣揚,波斯匿王真是有智慧啊!知道應當真誠地恭敬供養佛陀。」

  乙商人卻是起惡念,脫口而說:「波斯匿王真是愚癡啊!已經身為國王還要祈求什麼?佛陀就好像牛,眾弟子猶如牛車,牛牽著牛車東西南北奔波,這樣的人,有什麼值得恭敬供養呢?」二人離去後,行走了三十里,在路旁的涼亭裡休息。起善念的商人,蒙獲龍天護祐,安隱休息;起惡念的商人,因酒入腹如火燒身,故睡臥至涼亭外,遭到路過的車隊輾斃,死後墮入地獄,受火車輾壓、身體燋散之果報。

  後來,起善念的甲商人旅行到他國,適逢該國國王駕崩,商人因著國王遺留的預言,意外的成為新任國王。甲商人回想自己一生未曾修善,能夠成為一國之王,必定是聽聞佛法,受到佛陀的慈悲庇佑所致,因此,恭請佛陀及比丘僧到該國接受供養。供佛齋僧圓滿後,佛陀為國王慈悲開示:「國王因先前起了隨喜的善念,感得現今為王的果報。」

  甲商人一念隨喜讚歎波斯匿王供佛齋僧的善心,招感成為新王的殊勝果德,由此可知,隨喜功德不可思議。《大智度論》中也提到隨喜法門勝妙無比的原因:「菩薩以隨喜功德,和合無量諸餘功德,乃至法滅亦不盡;譬如少水置大海中,窮劫乃盡。」由於隨喜之人與修善等人,皆為善念,善心和合,自然感得功德、利益無有窮盡。

常隨喜 福無量

  隨喜法門果報殊勝,值得人人效法實踐,由於每個人過去世與今生所修的善根厚薄不同,落實隨喜法門便有難易之別。對於常懷嫉妒、不耐他榮之人,見善隨喜,確實不易;對於心懷慈仁、樂見善法之人,見善隨喜,則是方便易行。佛法云:「生處轉熟,熟處轉生。」斷惡修善是修行學佛的第一步,無論難與易,修行之人若能時時自我檢討反省,眾罪皆懺悔,常生諸善念,日久功深,必能諸福盡隨喜。

  《金光明最勝王經》中,佛陀教導大眾修習隨喜法門時,應合掌恭敬,一心專念,「作是言:十方世界一切眾生,現在修行施、戒、心、慧,我今皆悉深生隨喜。」能如此專注一心,常作隨喜,就能得福無量。隨喜法門不僅能增長福德,更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,如《妙法蓮華經》所言:「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,乃至一念隨喜者,我皆與授記,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
  佛法大海,廣納無邊,菩薩行者修持隨喜法門,即能成就如是廣大無邊、不可思議功德,進而以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的佛法知見,廣行六度萬行,必能圓滿菩提,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
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