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7
 
本期主題:清淨口業 和氣增輝







古德云:「言語知節,則愆尤少。」
了知時節因緣,
端正心念,以正語、愛語,攝受大眾;
在在處處,眾所愛敬,和樂融融。


去心垢染 言行完淨

文/普印精舍夜間高級禪修班學員 傳在

  初初學佛時,仍以「一日三省吾身」作為寫日記的準則,保有學佛、做人的基本功夫,隨著薰修漸長,發現寫日記僅是一天言行的總檢討。佛法教導我們修行貴在當下,念頭現前時,當下覺察、覺照,並於反省檢討、改過後,保持一念不生方是究竟。

檢討反省 息三毒

  禪修課程中,教授法師常諄諄教導:「修行最重要的是要調伏自己的煩惱,在日常生活中觀照自心,覺察、覺照、反省、檢討。」一路走來,深刻體會「覺察、覺照、反省、檢討」實為破除煩惱的最佳利器,也是增長福慧的究竟法門。

  反省,是先從返照自心開始,覺察自己的煩惱習氣,照破妄想執著。一般人總是向外看,怪東怪西,卻看不到自己的過失,以為只有自己是對的,殊不知無始以來長養成垢、成結的習氣,貪瞋癡煩惱熾盛,心念和行為無法作主,因此隨業流轉,不得解脫,生死輪迴,苦惱無量。

  記得多年前,還沒有學佛時,某日在一家珠寶店中,被女店員誤會弄壞耳環,當下備受指責,並且要求買下耳環賠償。平日自認好脾氣的我,卻因自尊心作祟,經不起這番考驗,心想:「孰可忍,孰不可忍?買就買,誰怕誰?」豪氣地付了錢後,竟做了一個極不堪的行為,不等包裝完畢,直接將一副原可修復的耳環,重重摔到地上,碎裂一地。

  當自己抬起頭時,只見那名女店員從櫃檯裡,一跛一跛地走出來,原來是一位身障者,同時隔間裡也衝出一名男子,見狀指著我怒吼:「憑什麼欺負我妹妹!」

  尚未學佛的我,遇到如此難堪的境界,因為不甘被誣蔑,也氣急敗壞的回嘴,但當時心中想的是:「我是不是太過分了,會不會傷害了那個女孩?」事後,自己的心也陷入困惑,糾結了許久……

去滓成器 不離覺

  這些年,有幸至精舍聽經聞法,參加法會禮佛拜懺,常覺清涼法喜。在一堂禪修課中,師父開示:「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……是非以不辯為解脫。」頓時憶起這件陳年往事,反省當初一句「隨我高興」,乍聽之下,似乎並非惡語,實則包藏著不可取的貢高我慢的惡心,因為有惡心在前,惡行也隨之而現,毀損物品、冷言刺骨,傷人又不利己。

  學佛之後,了知因緣果報、緣起性空與人人本具佛性的道理,反省當時的我何其殘忍,傷害別人的自尊,也傷害了自己,不禁心生慚愧,懺悔當年一念不覺,所造成的惡言惡行。佛法告訴我們「罪從心起將心懺」,期勉自己爾後只起善念不起惡念,知道過失馬上改正向善,並將「覺察、覺照、反省、檢討」道理,實踐於生活中的每一刻,並以自利利他的菩薩行,累積福德資糧。

  古德云:「眾生無過,聖人過多。」凡夫眾生不懂得自省內心,任由煩惱過失遮蔽了清淨自性。修行要有所成就,應當效法聖人,知道即因即果,時時反省自我,積極修善,恆以慈悲喜捨及無量善行,饒益有情眾生,心心念念、生生世世不捨菩薩行。

  感恩三寶、大善知識慈悲教導,讓自己有機會提升、落實修行,更發願不斷地學、不斷地覺,去除無始心垢,回復清淨本性。經云:「如人鍛鐵,去滓成器,器即精好。學道之人,去心垢染,行即清淨矣。」期許自己以知恩、感恩、報恩之心,時時精勤覺察、覺照、反省、檢討,如同鍛鐵,去除煩惱渣滓,三業清淨,菩提增長。
 
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