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8
 
植物采風集







洋玉蘭

文/普蓮寺護法會會長、前東華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張惠珠




  在中台禪寺清淨的園林中,隨著季節變換,空氣中時而傳來陣陣不同的花香,梔子花、含笑花、玉蘭花,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香花,有一種香花是玉蘭花的親戚,也是玉蘭花家族中花朵最大者,因為花太大,不適合放在口袋、插在襟上,或是串成花蔓掛在頸上,因此許多人對它不是那麼熟悉,它就是洋玉蘭。

洋玉蘭的得名

中台禪寺鹿野園中的怡笑花,是含笑高接辛夷而成的園藝品種。
洋玉蘭的親戚──含笑花,其名就是取花朵徐徐開放的相狀。
含笑花與洋玉蘭一樣具有典型的木蘭科特徵──花被片無萼、瓣之分。
洋玉蘭準備開花時,首先是抽出上尖下圓,呈水滴形的花苞。
夏天開花後,眾多的心皮如果授粉成功,就可發育成狀如「釋迦」的一串果。
秋天果實成熟後,每個果實都是單邊開裂的蓇葖果(像八角茴香一樣)。
洋玉蘭是美國南方庭園中的常見花木,也常被當作行道樹、園景樹。
  洋玉蘭學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.,與玉蘭花同屬一個家族,也就是木蘭科(Magnoliaceae)。其中,屬名Magnolia是植物學家林奈為紀念皮爾.馬格農(Pierre Magnol,1638~1715)而命名的,他是法王路易十四的御醫,也是當時Montpellier植物園的園長和知名的植物學家。種名拉丁文grandiflora,意思就是大花。因此,若就學名直接翻譯成中文應是「大花木蘭」,何以稱為「洋」玉蘭?不難猜測它並非中國原產,而是由國外引進的。

  木蘭科是開花植物中很古老的一個家族,約在八千萬至一億年前就存在地球上了,因此它們也見證過恐龍的興亡。它是古老的植物,也有著很原始的花。花部包括雌蕊、雄蕊、花被,都沒有高度分化,全部以螺旋狀排列在一個錐狀的花托上。上方是一個個緊密相靠的心皮,心皮下方是眾多短花絲的雄蕊。雄蕊的下方(也是外側),是一些花瓣般的花被,把雌雄蕊圍繞起來,因為這些瓣片沒有花瓣(petal)、萼片(sepal)之分,我們稱它為「花被片」(tepal)。具有這樣典型木蘭標誌構造的花,我們可不陌生,像初春開白花的烏心石(Michelia compressa),有著淡淡的香氣;洋溢甜美香氣的含笑花(Michelia figo);還有許多寺院喜歡種的辛夷(Magnolia liliflora);當然還有中台禪寺鹿野園中,環繞主體的怡笑花,它是含笑高接辛夷而成的園藝品種;另外還有初夏沁人心鼻、浴佛節最好拿來供佛的玉蘭花(Michelia alba),以及在夏夜裏幽幽吐芬的夜合花(Magnolia coco)……這一群香花,原來都是木蘭家族呀!這群香花中,除了怡笑花是人工育成外,其餘都是原產自中國,難怪要將原產於北美的大花木蘭叫作洋玉蘭。

  觀察洋玉蘭開花的過程,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。洋玉蘭準備開花時,首先是抽出上尖下圓,呈水滴形的花苞。花苞裹在綠色的苞片裡,隨著花苞長大,苞片的綠色漸褪而轉為黃褐色,終於褐色的苞片露出破綻,洋玉蘭露臉了(洋玉蘭的親戚──含笑花,就是取花朵徐徐開放的相狀,以擬人化的方式命名的),苞片也脫落了。初展容顏的洋玉蘭起初作鬆散的合掌狀,然後九個白色的花被片向四面八方開展,終於完全展開,像一朵盛開的白蓮。

  洋玉蘭的花被片通常是九片三層,最外層的三片相當於花萼,內側的兩層六片,相當於花瓣,它們形態相同,只是外側被片稍大,內側較小。一朵花從破苞而出到完全開放,約三到五天,雖然時間不長,但整個花季短則一、二個星期,長則可達一、兩個月。花季中的洋玉蘭樹,頓時成了「蓮花」樹。

  夏天開花後,眾多的心皮如果授粉成功,就可發育成狀如「釋迦」的一串果,秋天果實成熟後,每個果實都是單邊開裂的蓇葖果(像八角茴香一樣)。成熟的種子具有鮮紅的假種皮,在果皮上懸垂著,看起來彷彿一條條白色細絲,繫著一顆顆紅色的相思豆,分外美麗。此外,洋玉蘭還供養不少眾生呢!花季招蜂引蝶,用它的花香、花粉、花蜜饗宴昆蟲,據說美國南部的松鼠和野鳥常會啃食花苞、種子,藉此傳播種子。

洋玉蘭原產地

  洋玉蘭原產於北美洲南部,因此在美國也叫作「南方木蘭」(Southern magnolia),高可達27公尺,徑可達90公分。葉互生,有柄,葉片長橢圓形,全緣,長可達13~20公分,葉表亮綠,葉背密披鏽色絨毛,五、六月間開花,花色象牙白,朵大似荷花,徑可達15~30公分,有令人愉悅的香氣。因為花大如蓮,又高舉於樹梢,因此華人又稱它為「木蓮」或「荷花木蘭」,在台灣的寺院經常可見。不過,它需要稍大的成長空間,以長成高廣的成熟樹株,用以遮蔭或乘涼。

  美國南部各州,由北卡羅來那州沿大西洋岸到中佛羅里達州,向西經過喬治亞州南部,阿拉巴馬州及密西西比州,路易斯安那州直到德州中部,乃至夏威夷,都有洋玉蘭的分布,因此洋玉蘭是南方庭園中的常見花木,也常被當作行道樹、園景樹。目前洋玉蘭是密西西比州的州樹,也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州花。而它芬芳、美麗、象牙色的大花朵,以及常綠革質的大綠葉,遍植於南方庭園與街道的特質,已使它成為美國南方人表示友善的象徵。

  有幾株有名的洋玉蘭常為人津津樂道,第一棵是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洋玉蘭巨木,高達79呎、冠幅71呎,樹幹周長18呎。第二棵是在北卡羅來那州,雖然沒有前者那麼高,卻有著更寬廣的冠幅,達82呎,樹幹周長16呎。此外,美國傑克森總統為了紀念愛妻,而在白宮南柱廊的旁邊也手植一株洋玉蘭,原在南方茁壯生長的洋玉蘭,移植到位於北方的華盛頓還可以適應,並且開花,傳達了「南北一家」的訊息。

  洋玉蘭雖然花大、花好、花香、葉常綠而得人青睞,然而「常綠」的大葉片有時反成為被選為行道樹或庭園觀賞樹的障礙,因為「常綠」樹就是常常落葉的樹,由於一年四季葉片都在進行汰舊換新,枝頭才能維持常綠,不像落葉樹集中在某一季的幾天或幾週內把葉片落光,再重新發芽。相較之下,落葉樹的落葉問題對人們來說,反而較為省事。洋玉蘭的葉片大而稍厚,在一般的環境條件下不容易分解腐爛,而成為需要經常處理的垃圾,因此選擇種植時,必須考慮是否能好好處理落葉的問題。

  宋朝李綱的〈含笑花賦〉序中寫到:「南方花木之美者,莫若含笑。綠葉素容,其香郁然……」,原來是用來描寫含笑花的,但用來描寫洋玉蘭也貼切不過,畢竟含笑花、洋玉蘭本來就是木蘭家族的姊妹花,何況洋玉蘭本來就有南方木蘭的名字呢!


  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