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 台 山 月 刊 110 期 |
|
中台广传 |
中台禅寺九十七年度精舍住持精进禅修
文/编辑部 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以僧众、社会、学校三大教育,落实“佛法教育化”的理念。其中,以僧众教育培养弘法僧才,在广设于全球各地的精舍、分院积极弘化,推动净化人心的社会教育。 所谓“静则一念不生,动则万善圆彰”,繁忙的法务,是度众利他的有为法;禅修静坐,则是自利安住的无为法。一月十三日至二十一日,本寺举办九十七年度精舍住持精进禅修,各精舍住持法师们放下万缘,在静净如镜的自心中,照见本来面目。诚如 导师开示所说:“平时在精舍弘法是慈悲,在禅堂静坐则是智慧。弘法是累积福德资粮,是方便;方便不离究竟,最终目的仍在契入菩提、涅?。” 定慧等持 依根解结 一月十三日晚间,各精舍住持法师陆续回山报到、安单。翌日上午八时,展开七天的精进禅修行程, 导师于禅修期间为大众开示,建立正确的知见,指示用功的法门。 ![]() 导师并解说九住心,强调静坐用功必须定慧等持。假使有定无慧,犹如浑水静止不动,只是杂质沉淀;必须进一步定慧等持,去除杯底的沙石,将烦恼化除,才能得到解脱。 烦恼覆心,犹如灰尘沾染衣服一般,衣上沾了灰尘,抖一抖就掉了。如果继续蒙尘,慢慢就由尘生垢,这时就要把衣服放到洗衣机里,加洗衣粉洗涤,才能去垢。垢,是指烦恼、执着愈来愈重,必须经过惭愧、忏悔、静坐思惟,用般若观照,才能化掉。假使不化掉,就积垢成结,这时就要修定,要看破、放下,才能解结。因此,修行就是要除尘、洗垢、破结。依十二因缘还灭门的道理,在六根对六尘之际,触物起照,清理六根门户,将生灭流转的缘起,还灭为不生不灭的因果,才能了生死、证涅?。 导师为大众解析六即佛的道理,说明从凡夫到成佛的六个位次。明白位次,才不会以凡滥圣,才不会走远路、走错路。《楞严经》云:“理则顿悟,乘悟并销;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”,正是对事理无碍、顿渐不二的最好说明。 行菩萨道 自行化他 导师指示住持法师们,在精舍修自利利他的菩萨行,必须当一个伟大的舵手,成为一个成功的救生员。身为舵手,必须掌稳舵,不能驶离航线,比喻具有正知见方能直抵目标;还需避免触礁,此则比喻具有智慧方能克服困难。身为救生员,则需行解相应,明宗通教,才能自利利他。假使了解很多道理,但没有经过一番修证,有解无行,就不容易得到佛法的好处,也难以利益他人。 ![]() 在精舍弘法必须应机施教,教化有言教、身教、境教、制教,乃至广学多闻,会通儒、佛,接引更多有缘众生。 导师勉励大众,在动静之间,必须提得起又放得下,放得下又提得起,才能得大自在。禅七的目的就是在净化、提升这一念心,明白自己的真生命,找到真正安身立命的所在。 广设于各地的精舍,是红尘中的净土。精舍住持法师们经过七天的禅修,澄净了自心,也蓄积了在菩萨道上持续前行的力量。动静之间,自利利他,利他自利,正是菩萨愿行的亲身实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