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
台 山 月 刊 109 期 |
|
專題思惟 |
楷書的技法(上)
文/中國標準草書學會常務理事、中台佛教學院書法教師 ![]() 在人生的旅程中,許多人會尋求心靈的慰藉,研讀佛教經典可啟發我們無限的智慧,引領心靈進入寧靜徹悟的境界,使性靈有所提升,而我們也可以用毛筆寫出神韻高雅的佛法偈語。練就一手好字,是絕佳的修身養性教育,由此可見書法藝術的獨特性與珍貴特質。 楷書筆法 習書楷模 ![]() 楷書的筆法,粗分有八種,每一種還可分為多種,這多種多樣的筆法,起筆、行筆、收筆的方法也各有變化。雖然,行書、草書的筆法比楷書還要豐富多變,但它們的筆法無法加以明確地規範,只有楷書的筆法,既豐富多變,又可以明確地加以規範,所以對於書法的學習,自然也就更具「楷模」的意義。歷來學習書法,必須從楷書入手,除了因為楷書是正式的官方文體之外,也正是取「沒有規矩,不成方圓」的意義。 在所有的字體中,楷書的筆畫種類最多,盛傳的「永字八法」便是對楷書筆畫美的概括,其他如衛夫人的《筆陣圖》、歐陽詢《三十六法》、李淳《大字結構八十四法》、黃自元《楷書結構九十二法》等,都從理論上對楷書的規律進行總結概括。 現在我們將楷書的筆法歸納為點、橫、豎、 ![]() 永字八法 概括筆畫 一、點法,「永字八法」中稱為「側」。是漢字筆畫中形態最豐富的一種,所謂「點之變化無窮」。一個點處在特定的結構位置,往往形成其不同的形體勢態,故此,構成點的多樣性。點的用筆方法,藏鋒起筆,以頓挫行筆,收筆或藏鋒或露鋒,起筆、行筆、收筆多樣配合,形成點的多姿多態。
三、豎法,「永字八法」中稱為「弩」。豎,是自上而下的縱向筆畫,也是主要筆畫之一。豎在形態上分為垂露、懸針,而處在具體的結構位置,還有長短、輕重、左右彎弓的變化。垂露豎,藏鋒起筆,略作頓挫後向下行筆,行筆時略作快慢、輕重之分,至終端向上回鋒頓挫收筆,稱作「無垂不縮」,形成藏鋒的垂露狀。懸針豎,起筆、行筆同,收筆不作頓挫,而是緩緩地向下行帶出筆鋒,呈針尖狀。短豎,起筆同,行筆不多作變化,至終端略作停駐,垂直提收。 四、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五、挑法,「永字八法」中稱為「策」。挑,是從左下發筆,向右上提收形成的筆畫,又稱為「提」。挑,一般用於字的左側、左偏旁,收筆向右上出鋒,與右邊後繼筆畫的起、收相呼應,使氣韻貫通。挑的用筆方法,其關鍵在於起收,起筆沉實穩健,收筆果斷得力,不出鋒的挑筆,起筆與橫筆相同,向右緩緩行筆,至終端略作停駐垂直提收;出鋒的挑筆,起筆同,向右行筆,帶出筆鋒收筆。(下期待續) 參考書目 1.徐建融,《書寫的技法》,石頭出版社,2005年11月。 2.任平,《大學書法》,西冷印社,1999年9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