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錄自《無常經》開示
外事莊彩咸歸壞
《無常經》云:「外事莊彩咸歸壞,內身衰變亦同然。」莊就是莊嚴,彩就是彩畫、彩繪或種種布置。如社會上的人重視房屋的裝潢、環境的布置,這些都是莊彩。每個人也注重莊彩,如講究衣服的式樣、材質,女眾還會運用化妝、佩戴飾品等來莊嚴自己。
然而「外事莊彩咸歸壞」,一切外在的莊嚴都會壞掉。如有些人習慣一定要化妝,天氣太熱,一流汗,就需要再補妝;經常上妝,又會加速皮膚老化。現代人還流行染髮,有些染劑對身體健康有影響,而且不論染成什麼顏色,到最後頭髮都會爛掉、會壞掉。所以這個身體不是要等到死了以後才會壞,現在就會壞。
表面上看到妝扮得花花綠綠很好看,仔細想一想其實那是受罪。外在無論怎麼樣去莊彩、化妝,通通會壞掉。譬如房屋裝潢好之後,眼前看起來很美觀、很舒適,但時間一久就會舊、會壞,無論是高樓大廈,或是我們自己的身形面孔,再怎麼樣去莊彩,到最後來都是會敗壞。
內身衰變亦同然
「內身衰變亦同然」,身體是由細胞組成的,醫學報告指出,我們身上的細胞透過新陳代謝,每隔一段時間會完全更新,只是人活在當中不知不覺。其實這個身體一直處在壞滅當中,我們的神識就如同住在一個死屍裏面。
身體時時刻刻在衰敗、在變化,孩童時是一個面孔,少年時是一個面孔,青年又是一個面孔,到了中年、晚年又是不同的面孔。只是自己心太粗,無法覺察,等到晚年才發現自己已經衰老了;其實從出生開始,我們就一直在邁向衰老!
所以佛經云:「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」,所有一切都是無常、苦、空,都是敗壞不安的境界。眾生不了解這些道理,反而執著無常、苦、空的色身,在這當中去化妝、去莊彩,這就是迷惑、顛倒。明明知道是會壞的、衰敗的,還是要化妝,安慰自己,內心渴望美貌久駐和外境終歸衰老變遷的事實,其實是非常矛盾的。
唯有勝法不滅亡
世間有什麼是不會衰敗的呢?「唯有勝法不滅亡」,出世間法就是勝法。佛所說的四諦法門: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,就是勝法。因為依著這些道理,以八正道修行,就能成三昧、成正定,遠離死亡、證到涅槃。涅槃當中常樂我淨,不生不滅、不去不來。知道了這麼好的法門,應該要去追求這個勝法才是最實在的。
眾生顛倒,應該要的不要,不應該要的偏偏又要,捨本逐末,在鏡花水月、空中樓閣上去追逐,始終是一場空。所以《無常經》中世尊開宗明義地講:「外事莊彩咸歸壞,內身衰變亦同然,唯有勝法不滅亡。」顯出一個最究竟、最徹底的境界,告訴我們要安住在這個境界上面。時時刻刻要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,這就是勝法。
進一步,還有「最勝法」。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;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,這是最勝法。真空實相、寂靜涅槃,這就是最勝法,永遠不會滅亡。世間上的一切都會滅亡;因為有生就會有死,有來一定有去。「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。」證到涅槃寂靜的境界,是如如不動,因為沒有生,所以始終是不會滅掉,只有這個勝法才是不會滅亡的。
諸有智人應善察
「諸有智人應善察」,大眾都應該是有智慧的人,應該要「善察」,要好好地去審察、檢討;觀察這個世間確實是無常的,所有一切莊彩都會壞掉;世間有成住壞空,人有生老病死,心念有生住異滅,應該要善察這些,一切都是無常,只有勝法才是最珍最貴,擁有這種知見就是善察。
眾生是不善察,因為眾生顛倒,把真的當作假的,假的當作真的。所以我們要用般若智慧洞察,要觀察到入微,所謂「明察秋毫」,什麼都能夠看得清清楚楚;乃至於什麼時間退、什麼時間進,什麼該取、什麼該捨,什麼是正、什麼是邪,什麼是方便、什麼是究竟,什麼是世間法、什麼是出世法,什麼是有為法、什麼是無為法,這些都要善察。而要有智慧的人才能善察。明白這些道理,就是有智慧的人;現在知道了這些道理,把這道理變成了自己的,也是有智慧的人,就能夠善察。
有智慧善察的人,懂得取捨;該取的涅槃就要努力修行而證得,外面塵勞境界,就要捨。否則該取的不取,該捨的不捨,就不是善察,就是顛倒。
此老病死皆共嫌
「此老病死皆共嫌,形儀醜惡極可厭。」了解老病死的苦,所以在還沒老、大病還沒現前的時候,要趕快用功,否則等到死的時候,再想用功就來不及了。一般人都知道老病死的苦,誰都不想要,可是偏偏每一個人都會輪得到,輪到了,推也推不去,逃也逃不了,所以要有這種警覺。
「形儀醜惡極可厭」,形指形象,每個人有不同的形象:有男女、老幼、胖瘦、高矮之別。每個人的臉型、五官形象也不同,乃至於社會上士農工商各行各業,都有不同的形象。儀就是儀態。面貌有美、醜、平庸的不同,不過不論平時是什麼相,人老時、病時、死時,都是醜,都是讓一般人覺得可厭的。
「少年容貌暫時住」,小孩子很活潑、乖巧,容貌很純真,不過只是「暫時住」,上午看到這樣的容貌,下午不一定存在。或許突然生一場大病,面黃肌瘦,眼歪嘴斜,容貌就改變了!所以年輕的相貌只是暫時如此的,很快就會過去。「不久咸悉見枯羸」,人的一生沒有多久時間,這色身就乾枯、有氣無力;像朵花一樣,很快就會謝掉。
終歸不免無常逼
「假使壽命滿百年,終歸不免無常逼」,就算是能活到一百歲,還是要死。即便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,壽命有八萬大劫,最後還是要歸於無常。在中國有位彭祖,相傳活了八百歲,八百歲在一般人看起來已經很長壽,可是彭祖到了最後,覺得他的壽命還是很短,祈求上天再讓他延歲。人心始終是無法滿足,照理說活到八百歲,應該心滿意足了,可是臨到病、老、死,依舊驚慌恐怖,所以會想祈求延長壽命,希望能夠不病、不老、不死。如秦始皇、漢武帝都在求長生不老方,到最後還是不免一死。所以什麼人都逃不過死亡這一關。
世間人說有白無常、黑無常,兩個無常殺鬼。所謂無常就是歲月不饒人,一種是因自然界的力量,一種是人為造成,很快地東西就會壞掉,如天災,大地震一來,高樓大廈就垮掉了;戰亂也會使人喪失家園;「一朝天子一朝臣」,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等,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,最後都是歸於無常。所以白天也是無常,晚上也是無常;晚上也會死,白天也會死,始終在輪迴,老病死苦經常在身邊跟著,如影隨行,逃也逃不了。
人在臺灣會老、會病、會死,在美國一樣的有老、有病、有死。不但是在美國,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,都是有老、有病、有死。不但是如此,任何地方都有天災地變,都有綁票勒索,都有殺盜淫。所以要想透過外在事相上的改變來逃避無常境界,是無處可逃的。
「老病死苦常隨逐,恒與眾生作無利」,老病死恆常跟著我們走,人到那裏它就跟到那裏。人想不病,卻偏偏要病;想不老,偏偏要老;想不死,偏偏要死,它始終跟自己作對。眾生為了老病死,浪費了很多時間、金錢與生命,但是對自身、對大眾卻沒有絲毫利益。
信受奉行 超越無常
「爾時,世尊說是經已,諸苾芻眾、天龍、藥叉、揵闥婆、阿修羅等,皆大歡喜,信受奉行。」不論是大乘、小乘,乃至於頓悟自心的法門,如果不知道無常的道理,很容易就會退失菩提心。因為知道無常,不管是修任何法門,為了要脫離無常,一定都會想要有所成就;修行沒有想成就的願心,什麼法門都用不上功。所以這一部經為三乘所共有: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,通通都要知道這些道理。
「阿修羅等皆大歡喜」,聽到佛講的法實在太微妙,真正是最殊勝的法,能夠遠離老苦、病苦、死苦,能夠證到涅槃的境界,能夠出三界、了生死,不生不滅,所以「皆大歡喜,信受奉行。」因為佛所說的道理都是實實在在的,心中生起信心,因信才會接受,因接受才會去奉行。
假使沒有信心,無論修任何一個法門都是修不成功的。所以信很重要,要有信心、有正信、有智慧的信心。信心還要生根,要根深蒂固,八風吹不動。進一步要「奉行」,不僅只是知道道理,還要畢恭畢敬領受佛的教誨,最後還要行,在日常生活上去實踐,就能真正脫離無常,達到涅槃的究竟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