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時代,在同學的邀請下,參觀了由佛學社主辦的佛教文物展,主題是「看恆河的心」。會場中,布置了一條綴滿白沙的恆河,導覽的法師語帶堅定,饒有深意地說道:「看恆河的心,指的是人人都有,本具、不生不滅的真心,這念心才是真正的自己。」當時的自己對於這段話似懂非懂,但對於「這念心才是真正的自己」這句話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出家後,就讀佛學院,在《楞嚴經》導讀課程中,看到這段話原文,經中大意是:佛陀透過問答讓波斯匿王知道,三歲時看恆河,和現在六十二歲時看恆河,容貌已有變化,當時是童顏,現在已經髮白面皺,然而,不論是三歲,還是六十二歲,看恆河的這念心,是不會變皺老去的,「皺者為變、不皺非變,變者受滅、彼不變者元無生滅」。透過佛陀的開示,當年的疑問找到了解答──世間上的一切萬事萬物,都會生滅變異,在生滅當中,唯有這念心是不生不滅。
雖然聽聞了此無上心法,初始,對於這念本具的真心,還只是停留在名相上的認識,遇到境界,不論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,這念心馬上就被八風吹著跑,患得患失。反省思惟:出家修行不就是要離苦得樂、解脫煩惱,乃至於能夠成就佛道,利益眾生,怎麼還是煩煩惱惱,尚不能自覺自度,又如何能利他度人呢?於是發起慚愧心,重新檢視自己的修行。
透過在佛學院的薰修,學習《大乘起信論》,並修習三假觀、中道實相觀等觀行,對於這念本具的真心,漸漸生起了信心及好樂心。《大乘起信論》云:「所謂心性不生不滅,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,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。」這念心好比大海水,原本平靜無波瀾,起了妄念就如同颳起一陣風,海水因之起波浪;波浪是依著海水而起,並不是實際上另外有波浪,只要無明風止,妄念不起,波浪自然平息,回歸原本的平靜。這個譬喻幫助自己了解煩惱的本質是虛妄不實。
以前,起了煩惱,自己總想要分析出個所以然──是某個人、某件事、或某句話……造成的,然而,不斷分析、念念相續的結果,反而愈來愈覺得是誰做了什麼事,導致自己起煩惱,始終是歸咎外境、責怪他人,且愈發覺得這個煩惱是真實的,不僅沒有化除心結,反而讓自己纏縛在煩惱中。
明白煩惱本是虛妄後,當覺察到自己起了貪、瞋、癡等煩惱時,就提醒自己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保持當前能知的這念心清楚明白,不再念念相續。從中發現,當以正確的知見看待所面對的境界,知道一切境界是因緣假合,就能較快放下對境的執取,隨境而生的貪、瞋等煩惱也就消除了。
「靈山在眼前,泉湧流不盡,惟有心中佛,覺得是歸路。」靈山並非遠在天邊,當下這念靈明妙覺真心就是。肯定這念心性的可貴,期許自己在修行路上,依此真心,修六波羅蜜,看破境界、煩惱的虛妄,起大乘正信,趨向佛道,不生退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