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家人在餐廳用餐,幫小孩慶生,當開心地唱完生日快樂歌,小孩不想先吃飯,想要先吃生日蛋糕,小孩的爸媽好說歹說,小孩就是不願順從,最後使出大絶招──放聲大哭!此時,全餐廳的人目光都注視著這家人,小孩的爸媽忍住怒氣,為了止住孩子的哭聲讓步了,整個餐廳也恢復了安靜,但這家人從原本的歡喜變成悶悶不樂,打包食物快速離開餐廳。
人生不如意事,十常八九。當事情不如己意時,有多少次,我們選擇像餐廳中的孩子一樣,用發脾氣來解決問題?或許有時候能夠如己意,但仔細想想,更多時候是否是兩敗俱傷、不歡而散?覺得對方很過分,心心念念都是對方的不是,不想放過對方,要對方好看,全身的細胞好像火在燒一般,弄得自己胃痛、失眠,身心都出現狀況,結果受傷最重的是自己。
佛法云: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。」瞋心屬火,瞋心一起,火燒功德林,也把累積的善法、善緣都燒光了,得不償失。要止住瞋火,「慈悲」就是甘露,就是最有效的滅火器。孔子云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自己不想要的,不要加諸於對方,就如同現在常說的同理心,要能站在對方的角度,理解對方的觀點,為對方著想;孟子曰:「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」古代聖賢將慈悲推己及人,讓社會國家能安定。佛法更擴大心量,強調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無論與自己有因緣、没有因緣的人,都無條件地以慈悲心對待,乃至於不止對人,對待一切眾生,皆視如親眷。
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恆起慈心待人接物?首先,要能「不批評」。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多起於意見、做法不同,當彼此有不同想法時,先靜下心來聆聽,不先入為主去批判對與錯,或強用自己的立場去說服對方,才有達成共識的可能;再者,要能「不責備」,遇到事情不順己意時,不急著去指責對方,轉而去理解對方這麼做的原因和理由,先關心、再反應,不在怒氣中講話及下決定;最後,要「不抱怨」,雖然抱怨是抒發情緒最快的方式,約上三五好友或同事,一起吐苦水,互相取暖,甚或找一個共同的攻擊對象,一訴心中冤結,但這樣做,如同飲鴆止渴,抱怨累積的負能量及不善的身口意業,可能導致影響深遠的後遺症,不可不慎。
子貢曾問孔子:「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?」孔子回答:「其恕乎!」遇到不如意的境界,用「不批評、不責備、不抱怨」的方式,先拉住慣性脫韁而出的怒氣,進而用同理心、慈悲心來關心、寬恕他人,放別人一馬,就是放自己一馬。用慈悲心轉化瞋恨,可以讓人生變得更寬心、更自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