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境練心,以禪養心 文/見崢法師 |
人自呱呱墜地,便能哭能笑,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欲等七情伴隨我們成長,生命中的每個重要歷程都因歡喜、悲傷而更深刻。這些情緒,猶如人生的調味料,拿捏得宜,使人生更加甘美;比重失衡,卻會使人生蒙上陰影。輕者影響自身成就、人際關係,重者可能傷生害命,造成無可挽回之悲劇。因此,現代人講求認識情緒、管理情緒,從重視IQ轉為探討EQ,而佛法追本溯源,從心念的管理、調養開始。禪修,即是藉由止觀法門,助益行者化迷為悟,達到定心、淨心、悟心、明心,以清淨的智慧,自在步紅塵。 所謂情緒,是若干感情結合而成的複合作用,「情意多端,如絲有緒」,整不清,理還亂,不易了解、控制,但世尊早在三千多年前,多所開示:「人從愛欲生憂,從憂生怖,若離於愛,何憂何怖?」人有身苦、心苦,怨憎會、愛別離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皆是心苦,世人以為只有違逆的境界是苦,佛陀指出適意的境界也是苦,甚至不喜不惱的境界也是苦,因此提出「苦苦、樂苦、行苦」,讓我們更了解心意識的變化。情緒的産生,是由六根接觸六塵,執以為實在,産生分別、愛憎、執取,亦即佛在十二因緣中開示之「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」之因果關係,導師也曾說明——「一念十二因緣流轉門之理」,即眾生每起一念,就感一個果報。假使六根接觸外境,心生染著時,立刻覺察、覺照,即能不隨妄心流轉,此即「一念十二因緣還滅門」。因此,收攝六根、觸物起照,即是調御心念,管理情緒之入手處。 收攝六根,並非什麼都不看、不聽、不聞、不言,如木石草人。而是要薰修佛法,以正知正見來認識外在的人事物,並以覺觀的智慧,轉化內心的煩惱,身心就能安定自在。上禪修班,就可了解因緣果報、緣起性空、無常無我、人人本具佛性等佛法寶貴真理,並學習如何落實在生活中,調身、調心。若能知其空性,反觀自心,「若見他人非,自非卻是左」,攝念在心,就不會如蘇東坡被佛印禪師所激,而留下「八風吹不動,一屁打過江」之公案了。 非唯佛家,儒家亦有收攝六根的智慧,「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」即是。禮,是合宜的行為,不過度、不放縱。孔子曾讚顏回:「賢哉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志。」少欲知足,即可收攝六根,遠離是非過患,若能更進一步,心起善念、口說善言、身行善法,不只考量自己,更是緣念眾生,就有菩薩的智慧與心量。再者,經云:「若飯食時,當願眾生,禪悅為食,法喜充滿。」於祝願時,心存慈悲,自然不貪著舌根的感受,不生好惡取捨,亦不殺生造惡,不但與眾生結善緣,無形中更是積德修福。 然六根收攝,當歸何處?即能知能覺的這念心。如經中所云:「一切萬法,不離自性。」因此藉由禪修、止觀法門的修習,就能定心、明心,培養覺察、覺照的能力。心的作主能力提升,就不易隨外境起舞,自然能減少患得患失、七情六欲之苦;心有定力,就能看清楚周圍人、事、物的生滅現象,也更有智慧去分別,並於中不生取捨,保持心境專一,清楚明白,而又如如不動。 禪,是心的防毒衣,以境練心,以禪養心,就是導師所說「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」,於靜坐中修觀行,契悟本心;於待人處世上磨練,使清楚、明白、作主的能力更延伸。古德云:「但自無心於萬物,何妨萬物常圍繞」,能修練至此,人生何處不光明、何處不是安樂國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