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禪修善調身心 文/見歆法師 |
當代社會競爭激烈,多數人皆承載莫大壓力而使內心焦躁不安,衝突很容易一觸即發;或藉種種欲樂宣洩煩惱,戕害身心甚鉅。《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》云:「眾生心躁動,猶如旋火輪,若欲止息時,無過修靜慮。」靜慮即禪那,要善調情緒、降伏妄心、成就道業,唯有禪修! 禪者,佛之心,即「覺」也;修者,修習也。禪修即是藉由修習種種止觀法門,使凡心轉染成淨、反迷就悟──定心、淨心,最後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。 佛心毋須外求,佛陀成道時言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。」眾生有妄想執著,所以心始終如狂象無鉤定不下來,躁動的心有如渾水,當然看不見自家珍寶,也看不清世間的真相。每天隨六塵境界攀緣奔馳,動心失性作不了主,如《大學》言:「身有所忿懥,則不得其正;有所恐懼,則不得其正;有所好樂,則不得其正;有所憂患,則不得其正。」心若受七情所左右便不正,失其本具明德之性,乃至失控!反之,若能安禪靜慮,使其能「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」,「得」是指自性之明德能夠彰顯。如此這念心清楚、明白、不動不搖,便能心平氣和,進而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安樂。 佛陀在菩提樹下,正是經由靜坐、思惟,最後入金剛喻定,破除最後一分無始無明,天魔來擾非但不為所動,反而降伏之,終至成就佛果。此即佛現身說法──透過禪修,使這念心得定、寂靜無為,便能不受貪瞋癡等無明煩惱之內魔所擾,亦不受種種塵境之外魔所惑,最終成就無漏清淨智慧。 如何方可讓心能安、能淨、能定、能明?深信為首要,深信本具的佛性才是真生命之所在,外在的聲色欲樂只是暫時的情緒出口,過後輒增淒涼且徒造惡因。進一步深信因果、持戒清淨──倫常、法律、五戒,心中坦蕩光明,心自然容易定得下來,此即由戒生定。於靜中修數息或觀息等止觀法門,收攝六根,將妄動的心歇止,心便能逐漸澄淨、平靜。 如是攝心在定、由定發慧,便能日益與本具心性之理相應。有智慧看清一切境界皆眾緣和合、無有自性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。因此明白在動中應當安住的是自己的心而非外境,時時刻刻照管此心,觸物起照──依本具之覺性起覺察、覺照之用──「念起即覺,覺即照破」,便不會為境所惑,而住境生煩惱,管理好情緒,更能平靜、有智慧地待人處事! 去年在某場法會中擔任巡寮執事。首日法會圓滿後,大批菩薩前來報到安單,由於時間已晚,大眾疲累而情緒浮動,急於回寮的心念溢於言表。見此情景,立刻收攝眼、耳、意根,定一定心後,真誠婉言撫慰大眾,並說明報到安單手續的重要性,請大眾安住身心、耐心等候。大眾一聽,也提起覺性攝心靜默,眉眼神色因而舒展,法界隨即安定,終於加速流程,皆大歡喜! 四祖道信大師言:「行住坐臥,觸目遇緣,總是佛之妙用,快樂無憂,故名為佛。」只要我們隨時隨處安住本心、降伏妄心,便能善調情緒,使「發而皆中節」。更用此心待人接物,必能廣結善緣。心平靜、清淨了,帶動他人亦如是安住、如是降伏,則法界清淨──整個國家和合無諍、快樂無憂,得名淨土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