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諧人生從恭敬門入 文/見俯法師 |
「……緣溪行,忘路之遠近,忽逢桃花林,夾岸數百步,中無雜樹,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……林盡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……有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屬,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其中往來種作,男女衣著,悉如外人,黃髮垂髫,並怡然自樂……」自古以來,桃花源似乎成為中國人嚮往的理想世界,和諧、安穩、與世無爭。然而寓言中的桃花源最終覓路無處,但和諧的社會與人生,能否尋得其門而入呢? 中國人五千年的歷史文化,淬鍊出一個重要的思想──以和為貴,和而不同。而造就和諧的社會與人生,更是歷代賢哲們治國與立身處世的願景。然而在不同文化、地域、人種、生活背景與思想價值觀中,和諧一家親的社會,將建構在什麼樣的基礎上? 子曰:「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,則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。」所謂在貌曰恭,在心曰敬。恭敬心即是造就和諧的基石,與人互敬互助則能人和,人和則無事不成,家和則萬事興,國和則民盛邦強,天下和則人們太平安樂。孟子亦云:「敬人者,人恆敬之。」在日常生活中,若能以恭敬心來面對萬事萬物,則人與人、家與家、民族與民族間,必能止息鬥爭,互敬互尊,共存共榮。然而恭敬心當在日用中落實,如孔子所言:「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,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」無論身處順境、逆境,擁有什麼身分與權勢,都不可忘失,否則必將失去和諧與安樂。 春秋末年,魯國的政治大權掌握在以季孫氏為首的三家大夫中,在一次的祭祖典禮上,季孫氏僭用君王的儀節,以八佾舞於庭,孔子聽聞後說:「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。」因為季氏這樣做,不只是僭越禮制而已,更嚴重破壞了人們心中那份敬君與無私的心,取而代之的是權勢與私利的追求,當忠臣孝子不再成為人們效法的對象,恭敬與無私不再是人們景仰的美德,國家必將衰亡,人們將淪於苦難,孔子為此痛心不已。魯君後來出奔他國,死於他方,魯國也就無法振衰起蔽而走向危亡。 恭敬不僅是維繫和諧社會的平衡點,更是造就和諧人生的要素。《禮記》中有一段記載:齊國黔敖,在饑荒時準備了許多糧食,欲救濟遭受飢苦的人,其心雖善但態度不善,看到有人前來便呼喊:「喂!來吃飯。」有一個餓了好幾天的人,寧死也不肯吃這種「嗟來之食」,最後終於餓死了。這個故事警惕著我們,在傳遞慈悲的過程中,如果忘失恭敬與謙卑的厚道,就會流露出自以為是的傲僈心態,如此就會與人結下惡緣而造成遺憾。 世間的和諧以恭敬為基礎,出世間的和諧亦以恭敬為基礎。梵語僧伽,意譯為和合眾,也就是秉佛教囑,見和同解、身和同住、口和無諍、意和同悅、戒和同修、利和同均,六和敬而和合共住的僧團,這六種和合的根本就是建立在恭敬心的基礎上。 中台菩薩僧團中,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教示四眾弟子,人人皆有本自具足的佛性,都有能見聞覺知的這念心,這念心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」,每一個眾生都能成佛,因此當以恭敬平等與無盡的慈悲,善護念一切有情。若能如佛所教,深信自己本具的佛性,在道業上精進不懈,更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一隻小螞蟻的佛性並沒有比我們少一絲一毫,進而能平等恭敬對待一切眾生,如此和諧的人生與社會,將不再是覓路無處的桃花源,而能創造出和諧安穩的人間淨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