寬恕心,菩薩行 文/見圭法師 |
有一位九歲的男孩,有一次不小心在他叔叔的書房裡,打破了叔叔視為珍寶的一座白玉觀音雕像。小男孩非常害怕、懊悔,他流下了眼淚,以顫抖的音聲,向叔叔道歉。叔叔卻對他說:「沒關係,沒關係!不過是一座雕像罷了。將來還可以找到更好的,不要難過!」 小男孩非常感激叔叔對他的寬恕,心中的不安與惶恐,頓時安定下來。而他也養成了一個習慣,就是常常到古董店和玉器店去欣賞觀音菩薩的雕像。到了三十九歲那一年,他送給六十歲的叔叔一座很莊嚴的觀音雕像,作為祝壽的禮物。 從這個故事我們學習到:原諒他人之過,不僅要有雅量,也要有開闊、包容的智慧。儒家強調「恕」的重要性。一日子貢問孔子:「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?」子曰:「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「恕」是一種不惱害他人的善心,也是一種體諒他人的悲心。「人非賢聖,孰能無過?」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犯錯,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諒解,得到改正、彌補的機會。因此,我們才需要更加謙虛、慈悲地去體諒別人,以一顆同理心,站在對方的立場,設身處地去為他人著想,就能轉化自心中的瞋怒與怨恨。 從佛法的角度而言,「寬恕」亦可展現在菩薩行門當中的「忍辱波羅蜜」。經云:「菩薩所行六波羅蜜,各以三法而得成滿。此三皆從不放逸生。……忍辱三者,謂柔和寬恕、自護護他、回向菩提。……如是名為菩薩六度,一一三種能成滿法。不放逸行之所生長。」菩薩視一切眾生如己子,即使眾生對自己有所惱害,也都能以忍辱、寬恕之心,耐他違害;更能以一顆柔和之心,不去違損、侵害眾生。正因為行者能以柔和寬恕之心,來包容眾生的煩惱、惡行,自然自護身口意三業,不去造作惱害眾生的惡業。當眾生見到行者忍辱寬容之善心、善語、善行時,便能放下心中的無明與恐懼,進而願意以一顆慚愧、悔改之心來改過遷善。如此亦是護持了他人之善根,更使對方的惡法減少、善法增長。 更進一步,以修行「忍辱波羅蜜」之功德,回向無上菩提,願一切眾生遠離所有煩惱、無明,契悟實相,圓成佛智。此即由寬恕一法,而成就六度之「忍辱波羅蜜」,自利利人,自覺覺他,究竟圓滿菩提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