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事以真 成就萬事


文/見柯法師


  人生在世,不外乎做人與做事,而一切做人、做事的根本,就在平常的應對進退、灑掃庭除等小事。古德云:「但得本,莫愁末。」想要成就大事,須從細微處做起,小事不苟且,認真不馬虎,基礎打穩,就能成就大事。

  人不能離群索居,因此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,言行舉止進退得體便很重要。尤其現今社會,資訊發達、交通便捷,整個世界有如地球村般,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複雜,人與事的接觸更頻繁,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,人、事之間,關係愈來愈密切。一人為善,不僅可為自己積功累德,亦能利益他人,廣結善緣。但若一毫之惡,非唯減損自己的修養人格,且會影響危害他人。人與人之間言行輾轉影響,如同在湖中投一粒小石頭,雖只有一小粒,卻會造成漣漪並不斷地擴大,導致整片湖面水紋的波動,其影響層面不容小覷。因此,日常生活動靜閒忙中,遇到任何事都不能輕忽以對。

  老和尚曾經開示四眾弟子,做人做事要以「中台四箴行──對上以敬,對下以慈,對人以和,對事以真」為準則。以這四個原則踏踏實實做人,做好人、善人、大人。穩穩當當做事,做好事、善事、大事。對人以敬、以慈、以和,對事則以真。其實敬、慈、和三者不離真。而有真,才能表現出真正的敬、慈、和。

  真就是實在、不虛假、不欺騙。不僅人前如此,人後亦如此,不但內心如此,外在表現亦如此,如《大學》所言:「誠於中,形於外。」內心真實,展現在外就能夠以「真」來立身處世。

  在身行方面,能「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」,進一步「不以善小而不為,不以惡小而為之」。例如出坡作務,不遲到、不早退,對於任何事情認真負責,不敷衍、不推卸。應該做的絕不推諉,盡力完成,看到好事即要去做,即使是微小的善事亦不錯過。相對的,對於任何細微的惡事,不論有沒人看見都不能去做,如是落實斷惡修善,自然能感召光明如意的人生。

  從口業來說,能夠「真」就不會有口四過──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綺語。而能時時以誠實語、正語、愛語、柔軟語、讚歎語圓融地待人接物。人與人之間很多衝突與誤會,都是由口業而起,如果能認真注意謹守口業細行,於待人行事、應對進退定能合宜圓滿。

  從意業來落實「真」,就要從「四正勤──已生善念令增長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惡念令滅除,未生惡念令不生」來著手。時時覺察、覺照,只起善念、不起惡念,要作主、覺悟。意業清淨,身、口就不會妄造惡業,品德操行人格圓滿,不論做人、做事,世間法或出世間法,皆能成就善果。

  《大乘起信論》云:「粗中之粗,凡夫境界,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,菩薩境界,細中之細,是佛境界。」眾生因為心粗,沒有觀照生活細節,所以一不小心就會妨害或傷害他人,結下許多惡緣,損人害己,造成種種障礙。

  《尚書正義》言:「不矜細行,終累大德。輕忽小物,積害毀大,故君子慎其微。」如果能以「真實」之心,認真面對生活中的小事細節,時時覺察、覺照,心起善念、口說正語、身行正行,從細微處聚集善法,定能成就大事、萬善圓彰。

 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