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羅云忍辱經》中記述,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羅睺羅,有一次與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,一些惡人將沙子投進舍利弗的缽中,並且用木棍打破了羅睺羅的頭,血流污面,舍利弗安慰他說:「佛陀常教誡我們:『忍者最快,唯慧者能』,受侮辱的時候,不能心生瞋恨,應制伏瞋恨心,嚴守忍辱,世間沒有比忍辱更勇敢的人,任何力量也敵不過忍辱之力。」羅睺羅聽了舍利弗的開導,內心平靜地到河邊用淨水洗滌身上的血污,由於他的慈心能忍,而受到佛陀的讚揚,同時也因為他能微細護持戒行,精進地持戒與修習忍辱而得到解脫,被佛陀讚為「密行第一」。
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云:「被辱不瞋難」,一般人在受到委屈或者侮辱時很難不起瞋心,總會想要與他人爭個是非對錯,身心卻因此被瞋惱所障礙,造成許多的糾紛與仇恨,殊不知忍是一個人安身立命,成就大事的基礎,面對境界時,如果能夠忍得下來,心就能保持平靜、安定,也就容易看破、放下。因為無瞋,身心得到自在,便能從境界的纏縛中得到解脫。
修行人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忍字,忍是一切善法的基礎,忍的工夫成就了,其他的功德也容易隨之成就。因為能忍,心不隨境轉,不隨習氣所轉,這念心時時都能作主,此即是定;而在不動的心性當中所産生的智慧,便能破除煩惱。因此,能行忍辱者,自然容易成就一切諸善功德。
孟子云:「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;所以動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」透過忍行的淬鍊,不但世間事業能有所成就,於出世間法,也能圓滿解脫之道。古德云:「耐一時,火坑變作白蓮池;退一步,便是人間修行路。」自心是熱惱或是清涼,往往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樣的知見來看待境界,以及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他人,只要這念心作得了主,如如不動,不論順境或逆境、得意或失意、稱譽或毀謗,都能因為善持忍辱而不受境轉,最後達到真正的圓融與自在,所以說,能忍即能得解脫。
從凡夫到成佛的修行過程,首先是伏忍,無論是順、逆境,只要境界一現前,心馬上察覺,將煩惱伏下去,逆境時忍住心中的惡念,不怨天尤人;順境時則忍心不動,心無貪著。若這念心遇到任何境界都能逆來順受、甘之如飴,便達到柔順忍的境界;如果契入諸法實相,當下這念心能所一如,無論動靜、順逆,這念心始終如一,忍無忍相,猶如明鏡當台,漢來漢現,胡來胡現,即是無生忍;保持這念心時時安住本心,便能從無生忍達到寂滅忍,證得涅槃寂靜的究竟境界。
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薩行時常行忍辱,因為能夠以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的行忍辱,故能圓滿忍辱波羅蜜的功德。如上所述公案,佛於經中,同時也為舍利弗開示:「世無所怙。唯忍可恃。忍為安宅。災怪不生。忍為神鎧。眾兵不加。忍為大舟。可以渡難。忍為良藥。能濟眾命。忍者之志。何願不獲……吾今得佛。諸天所宗。獨步三界。忍力所致。」因此能夠忍辱,以安定、理智的心來面對一切境界,便能度脫一切煩惱,得到真正的大自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