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智度論》云:「一切眾事,若無精進,則不能成」,一切諸善法皆從精進中生,所以精進乃為根本。「精」者,純而無雜,有專精、周密之義;「進」者,升登為進,有進取、向前之義,「精進」即是不間斷、綿密地行之,使心能精純無雜地向前進取;在勇猛策勵、修善斷惡、轉染還淨的修行過程中,不懈怠地向上提升。假若不向上提升,則易於向下沉淪,是故要清楚明白何謂精進?應如何行精進之法?
精進可分為二種,一者身精進,二者心精進。身精進為精勤修諸外相之事,例如誦經、持咒、拜佛、作務等等;心精進則為內自專精,於心念上能念念相繼,無有斷絕,乃至於無念,一念不生即是大精進。行精進之法能對治懈怠心和放逸心,是故精進需具備堅忍不拔的毅力及持之以恆的耐心,以此為基礎,必能成就一切諸善法。
理上明白精進的意義,最重要的還是要將道理落實於日用當中,「四正勤」就是具體實踐的方法──「已生善念令增長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惡念令斷除,未生惡念令不生。」眾生的起心動念,善惡業夾雜,所以要讓這念心靠在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等善法上,先以善捨惡,藉由反省、檢討、改正,使正念時時現前,不夾雜、不間斷,綿綿密密,猶如織作衣物,由一絲而成錦,由一線而成布;善念亦如是,由一念而成片,如此工夫到家,再以捨攝善,最後連善法也不執著,銷歸自性,念而無念,一念不生,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,方可名為真精進。
過去法達法師前去參禮六祖惠能大師,初見六祖時,身雖禮拜,頭卻沒有著地。六祖大師知法達法師我慢心重,於是訶責道:「你前來參禮、求法,應當以虛心、恭敬之心來禮拜,但是你的頭卻不願意著地,心中必有什麼執著,才會如此傲慢。」原來法達法師七歲出家以來,平時就以誦持《法華經》為修行的定課,已誦了三千部,認為自己非常用功,少有人能比,所以我慢深重。六祖大師便說:「汝今名法達,勤誦未休歇,空誦但循聲,明心號菩薩。」意思是:法達法師雖每日誦經,只是事上的精進,卻沒能在心上精進用功,一切仍是生滅心行。唯有誦經的這念心清楚、明白、能作主,「口而誦,心而惟,身而行」,身心皆精進才是菩薩。法達法師聽了之後,請六祖大師為他開示經上的義理,才了解到自己過去皆是在有為的生滅法上執著,錯用了心,所以無法開悟。蒙受六祖大師的提醒後,才真正了達「口誦心行,即是轉經;口誦心不行,即是被經轉」的道理。法達法師悟到了這念心,仍以誦經做定課,但是在這念心上用功,如實地保任這念心。
真正的精進就是在心上用功,並且要有信心,相信人人皆有本具清淨的心,發願斷除一切煩惱妄念,轉染還淨,如此才能以精進力遠離邪行,突破困境。子曰:「力不足者,中道而廢。」要奮勇發心,立定主宰,任何境界皆不改其志,不半途而廢,也不畫地自限。所謂:「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;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。」以身精進、心精進並進而行,以毅力、耐心為輔助,工夫用到家了,外無塵境可離,內無自身可守,即是相應,則一切眾事,皆能成辦。
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