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間上無論什麼樣的人,一輩子最關切且最注目的焦點就是自己,只要一聽到關於「我」的種種,就會全神貫注,深怕錯漏任何細節;只要一談到「我」,就會以各種層面來表達自己,例如:我的想法、個性、長相、感受等。然而,鮮少有人能夠全面且具體地解釋「我」究竟是什麼?
人們常將外貌、當下的情緒及想法,認作自己;然而,若以形貌而言,事實上,色身在每一個剎那,都在極微幽隱地悄然改變。就內心來說,念頭則如一個個才生起又隨即破滅的水泡般,相續起滅不停。從色身與念頭二者,都無法決判哪一刻才是恆常真實的「我」。
由此可知,一般人所執以為實的「我」,其實並無準則、並無定性且變化無常,它是依著過去的經驗,逐漸熏習而堆砌成各種觀念、思惟模式與習慣,造就、發展出不同的性格傾向與行為,遇事時產生不同的判斷與反應。然而,每遭遇到一次不同的經驗,又會影響之前認定的想法,發展出不同的性向,而我們所執迷的這個「我」――模糊、易變、無準則可言的身心狀態,其實就是佛法中所說的五蘊――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「色」有內色與外色,即是指色身與外在一切物質,皆由堅硬為質的「地」、溼潤為性的「水」、熱暖為體的「火」及動轉流運的「風」所聚合。「受」是六根接觸六塵時,即刻領納塵境而產生的種種感受。「想」是攀緣外境而產生的種種思慮。「行」則是心中微細遷流不停的念頭,執著有我而念念不捨,剎那、剎那……生滅不休。「識」則是根塵相對時所產生的分別識心。因眾生執五蘊為實有,而產生我執、我所,依我而不斷攀緣、分別外境,於是每一個現象與事件,都會牽動情緒、感受與想望,生活中便產生許多輕重不等的煩惱――欲愛、厭惡、消沉、煩躁、怨妒等,並隨之衍生爭執、詆毀、欺騙、傷害等各種業行,造惡、受苦,無有終止。
欲化解生命中無邊的苦惱,而自在步紅塵,依著《心經》的智慧――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就能清楚透視五蘊的虛妄本質,達到「度一切苦厄」的清涼境地。所謂的「空」,並非死寂、沉滯的頑空,也並非待至事物毀壞、散滅才是空,而是指此五蘊身心、世間萬象,都是因緣所生法。「色」是四大假合而有,「受想行識」由妄想分別而有,皆無實體,不能獨立長存,無一不是空性。
要照見五蘊皆空,其關鍵在於「照」字。「照」,即是觀照。觀照的方法有兩種:一是分析,二是返照。首先就分析而言,於物質色法方面,一切形形色色皆是四大聚合,外有成住壞空,內有生老病死,無常虛妄,一口氣不來,身體在俄傾間潰壞分散,骨肉歸地、溼性歸水、暖性歸火、呼吸歸風,當此之時,身在哪裡?所謂的「我」依何安立?
次就精神層面分析,凡舉心動念,都必須藉由眾緣――六根與六識相合才能生起。念頭的生起,不僅須仗因託緣,且剎那生滅、變化無常,而當無境之時,又是誰去領受、想像、貪念、了別呢?據此可知,「受想行識」皆因對境而有。而境屬色法,亦是空。所對的色法既空,能對的受想行識亦無,一一皆空。
除了觀察、分析之外,平日更可以返照的功夫,在對境的每個當下,保持清楚、明白、不動、無念無住、沒有分別執著的智慧心,獨存一個能知的覺性。無論煩惱如何生滅,但能知的這念心始終不變,不被影響,這念能知的心,不隨煩惱的來去而始終如如不動。直達一念不生之際,妄心則自消滅,這念常住不滅、湛然圓明的真心,就是真正的自己。
有一位居士,生活中遭遇挫折而深感煩惱,心中的念頭狂亂無法停歇,恍若置身熱燄之中。突然,一陣風吹來,半掩的大門驟然「碰」地一聲闔上。就在發出巨響的那一剎那,綿密的思緒因驚嚇而中斷。待回過神來,才發現原本認為很真實的煩惱,居然早已消逝無蹤,當下深切體認妄心虛假,原本狂燥的心念也從熱惱轉為清涼。
時常運用五蘊皆空的道理,在日常中落實思惟返照、在靜坐中練習定心、明心,讓不生滅的真心時時現前,就能揮開五蘊所生的幻覺迷霧,看清世間的一切真相,而不被外境所擾。無論在旁人眼中看來,生活中的好事如何多磨、仕途多麼不順遂、遭遇多麼不如意,我們始終能安住不動,不在好壞取捨的相對間擺盪,而能體解本自「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」的般若空性,定靜自得,常湧現清明的智慧泉流,如陶淵明所說:「結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;問君何能爾?心遠地自偏。」自能心不隨境轉,養成高尚的德行與氣節,如孔子在陳絕糧時所說:「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」,而能成為一位品德出眾的君子,無入而不自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