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人皆活在「求」的世界裡,求生存、求溫飽、求長壽、求健康、求榮華、求富貴、求功名、求智慧,但常常事與願違,求不得也。
求,可以是貪求,可以是希冀。
貪求,是一種欲望的追求,對於物質或精神上需索像山「谷」一樣有所「欠」缺而無法滿足,於是便向外追取而汲汲營營,有了十萬想百萬,有了富貴求功名,看似立了一個遠大的人生目標而向前邁進,卻不知已經陷入了貪名逐利、爾虞我詐的泥沼中無法自拔。或是所求如願,卻日日害怕失去;或是欲求未果,而強取豪奪,種下日後衰敗的惡因。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云:「人隨情欲,求於聲名,聲名顯著,身已故矣。」名與利,就好像是燒香時聞到的氛氳,當人們陶醉在香氣的芬芳時,卻不知危身之火已將香燒之殆盡。
欲望的求取或許帶來短暫的快樂,但「風流得意之事,一過輒生悲涼」。求得或求不得,都是一種苦。求得的快樂會消失,有壞苦;求不得,苦上加苦。因此,真正的富貴在於少欲知足,所謂「貴莫過於無求」。司馬光在《訓儉示康》一文中告誡子孫:「君子寡欲,則不役於物,可以直道而行。」《佛遺教經》亦云:「少欲之人,則無諂曲,以求人意。……行少欲者,心則坦然,無所憂畏。」又說:「知足之人,雖臥地上,猶為安樂;不知足者,雖處天堂,亦不稱意。」不為外物所羈,心中無憂無懼,如同戰國時代齊國處士顏斶一般:「晚食以當肉,安步以當車,無罪以當貴,清靜貞正以自虞。」才是真正的自在。
然而,富貴真的不可求嗎?《孟子》云:「求則得之,舍則失之,是求有益於得也,求在我者也。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求無益於得也,求在外者也。」向外覓求,必無所得;反求諸己,則益於得。孔子亦云:「富而可求,雖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;富而不可求,從吾所好。」富貴若是可以求取的話,就是手執皮鞭從事賤役之事,孔子也願意;但若是不可求取,還是依照自己的喜好去做吧!孔子所欲為何?「欲仁而得仁,又焉貪?」求仁,便須從「反求諸己」做起;從佛法的角度而言,便是從因上努力。
孔子反求諸己而克己復禮,希望己欲立而立人、己欲達而達人,因而開辦私人講學並周遊列國,這些皆非因求取個人的富貴功名,而是為了實現「仁道」的理想。孔子覺得:「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」又說:「不義而富且貴,於我如浮雲。」然而,無論朝代如何更替,孔氏後代世世為官,享有朝廷的賞賜及俸祿,歷代皇帝亦皆尊孔,每年孔子誕辰之日,率百官行祭祀之禮。這是因為孔子傳承下來的儒家思想、內聖外王之道,真正支持著天下人民的精神生活,成為傳統文化的主要支柱。
求,可以是希冀。所謂「君子謀道不謀食。耕也,餒在其中矣;學也,祿在其中矣。君子憂道不憂貧。」能提升自己內在道德修養而獨善其身,彰顯自己本具性德而悟本自家珍非假外求,也能將自己所悟所明者推己及人而兼善天下,使每個人都能享有真正的富貴,以達天下太平。目標正確,勉力而行,此時,無求而求,求亦無求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