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坐閱五帝四朝,不覺滄桑幾度;受盡九磨十難,了知世事無常。」一代禪宗巨擘──虛雲老和尚在百歲高齡時留下此生的寫照,所有人事的交替、境界的磨難,俱化為忍心不動的安詳自在,因為「忍」而成就了道業,也為後世保存佛祖道場,為寺院守住祖德清規,所以,當我們面臨人生的無常時,不妨先忍下來,尋找光明的契機,走出人生的幽谷。
《佛遺教經》中說:「忍之為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,能行忍者,乃可名為有力大人。」不管是世間上的事業,或是出世間法的修行,最重要的就是一個「忍」字,持守戒律和修苦行,都必須有忍耐的心作為基礎,否則絕對無法成就。「忍」字上面一把刀,面對將刀子插進心中的那般痛苦,都能不為所動,心自然就能夠安定下來,進而產生出一種智慧的力量,使我們不會被煩惱所迷惑,被情緒所左右,心得到清涼與自在,即使處在困厄的環境中,都能不為境界所動。
佛法說:「煩惱即菩提。」當我們面對痛苦的境界時,如果能夠忍下心中的煩惱,透過智慧清楚地認識與觀察,就會發現「煩惱」與「快樂」只在一念之間,只要我們的心能夠作主,即使是面臨人生中的低潮,亦能夠轉化觀念,隨遇而安,俗話亦說:「竹影掃階塵不動,月輪穿沼水無痕。」所以,如何將自己從情緒中釋放,關鍵就在於面對事情時,能不能定下心來?有沒有智慧來轉化外境?倘若忍得住、耐得過,境界也是無常的,痛苦終將過去。
儒家也是以「忍」來修身養性,孔子說: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。」孟子更提到: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」以艱苦的環境來磨鍊自己,培養更大的心量及智慧,來承擔未來的重責大任,假如忍不下外面種種環境的考驗,便容易自暴自棄,憂傷懊惱,無法再振作,走出挫折的情緒,那麼,成功將永遠與自己擦身而過。
蘇軾在《賈誼論》中提到:「夫君子之所取者遠,則必有所待,所就者大,則必有所忍。」漢朝時的賈誼雖然有遠大的志向,經國治世的才能,只因漢文帝剛開始未採用他的建議,便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,整日愁思旋繞,終於在強烈的失望中鬱悒以終。相對地,漢朝初期的張良則因為忍而成功立業,蘇軾認為張良之所以能夠建立他佐漢滅秦楚,並報亡國之仇的功業,不在於圯上老人的授書,而是經過其教導與啟迪,終於學會「忍」的道理,使得張良由恃勇而懂得用智,由浮躁變為沉穩,能忍人所不能忍,因而能輔佐劉邦建立開國大業。「忍」,是張良一生成功的關鍵。
因此,能忍人不能忍,就能度過逆境,走向光明,世間上的事情如此,修行學佛也是如此。釋迦牟尼佛過去修菩薩行時曾為忍辱仙人,因為能夠忍耐歌利王支解其肢體,而成就了忍辱波羅蜜。最後,端坐菩提樹下,也是因為忍心不動而降伏天魔,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玄奘大師在西天取經的過程中,面對鳥獸飛絕、白骨成堆的沙漠,因缺水而性命交關之際,仍然意志堅定,忍心不動,發大誓願:「寧向西天一步死,不向東土一步生。」最後終於走出無人能夠橫越的戈壁大沙漠,前往印度取經。由此可知,忍是一切事情成就的基礎。
憨山大師云:「紅塵白浪兩茫茫,忍辱柔和是妙方,到處隨緣延歲月,終身安分度時光。」面對變化萬千的世界、紛紜的世事,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心境保持一任平常,不會隨著外面的境界而有高低起伏?唯有忍辱,方能以靜制動,只要沉得住氣,忍得下來,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,走出人生的幽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