憨山大師在「勸世文」中提到:「榮華總是三更夢,富貴還同九層霜,老病死生誰替得,酸甜苦辣自承當。」人的一生不過數十寒暑,日月星辰、物換星移,時間總在一分一秒中流逝。所謂「光陰似箭,歲月如梭」,時光一旦逝去,便不再回返,因此把握「當下」便十分重要。
在千變萬化的生活事物中,什麼才是「當下」?早上醒來時、刷牙洗臉時、用餐時、上班上課時、買菜洗衣時……一天之中要做的事情非常多,有規律的、有突發的、有既定的、有變動的,到底什麼時候才是「當下」?一般人對於當下的定義,總認為專注於正在進行的事物上即是,因此專注開車、專注聽講、專注工作、專注念書……只要「專心」,就是活在當下。「專心」,就是心志集中,全神貫注,如宋明理學家王陽明先生所言:「正意之不正以歸於正」、「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」。反之,心不專注、放鬆時,是否就不在當下呢?
就佛法來說,集中心力、聚精會神,是心念收攝的程度,進一步還要提起覺性,使之現前。一般人都知道「感覺」、「知覺」,卻不明白什麼是「覺性」?其實它日夜與我們同處無別,南朝傅大士云:「夜夜抱佛眠,朝朝還共起,起坐鎮相隨,語默同居止,纖毫不相離,如身影相似,欲識佛去處,祇這語聲是。」所謂「佛」,即覺也,就是人人本具的靈妙之心,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,現前這一念保持清楚──不雜妄想;保持明白──無有間斷;作得了主宰──不為外境變異而起伏,即是「覺性現前」。
既然明白覺性為何,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不失覺性,時時活在當下?禪宗祖師言:「了取平常心是道,饑來吃飯睏來眠。」也就是一切行住坐臥皆不離心之作用。我們知道心專注才能做好事情,但是如果心中有了妄想、昏沉、煩惱、無記,就無法收攝了。以吃飯為例,雖是十分平常的事,但我們卻常常心在他處,因此祖師言:「吃飯時不肯吃飯,百種須索;睡時不肯睡,千般計較。」這念心始終如一頭牛,喜歡四處吃草,東攀西附,前念後念生生滅滅,無一刻安止。所以,貪心、瞋心、癡心……大小煩惱相續相生,自以為樂,其實是以苦為樂而不自知。是以,善於用心之人,時時刻刻保持覺性存在,以覺察、覺照之心,不斷地檢討反省。用覺醒的心走路、穿衣、吃飯,清楚每一念的生與滅,念念從心起,念念不離心,念念歸自性,在作用之時清楚明白,不隨境起種種分別、愛憎、取捨;作用之後,明白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緣盡還無,不再緣慮過去的事物,得失從緣,心無增減。
如是,心不再迷惘,也不會感到空虛,知道世間所有一切有為法皆由心生。生滅的心,招感生滅的法;不生滅的心,即與不生滅法相應。是以,知行要能合一,解行要能並重,時時以覺察、覺照來提振覺性。如孔子回答司馬牛問君子之道時說:「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!」因此,最低限度就是要反省檢討,看看自己的起心動念有無過失,有過則慚愧、懺悔、改正。如此一來,念念不空過,念念清明,心即踏實,何來痛苦、壓力、煩惱呢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