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挫敗中站起來
文/見認法師


  經云:「信為道源功德母」,儒家也說:「民無信不立」,這兩者都是強調「信」的重要。做任何事,如果有了信心,就能產生出無比的力量。

 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,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,例如身體不健康、家庭不和諧、學業不順利,或是事業失敗、情感出問題等。遇到挫折時,如果找不到適當的解決方法,便會心生恐慌,落入憂慮不安當中,不得自在。

  遇到不順遂的人事物時,有些人會到寺廟求佛菩薩庇佑,希望能增福增壽,未來再來還願。這是自己有所求的信仰、祝禱,只屬於「初信」。初信只知道「事」,而不知道「理」;只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,信心經不起考驗。有一位居士親見一人跳樓自殺身亡,心中因而恐慌不安。雖然唸佛誦經,仍未能讓自己的心得到安定。隔日,聽從同事的建議,跑到廟裡去「收驚」,依然不能除去心中的驚慌。經過法師的開示,才知道原來自己口稱佛號,而心念亡者,一直在「念鬼」而非「念佛」,同時也了達口稱「觀世音菩薩」,是要學習菩薩的慈悲──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。於是他便發起慈悲心念佛,不再只是想著自己的畏懼,而是至誠希望將誦經念佛的功德回向給亡者。由於了達誦經念佛的意義,又發起利他之心,因而讓自己的心得到安定與自在。

  假使只有「初信」,不進一步了解當中的道理,就容易產生種種煩惱,甚至遇到一點挫折就退失道心。所以有了初信,還要有「正信」。除了知道在事相上用功,還要了達佛法的道理,如此行解並重,方能斷惑證真,解脫生死的羈絆。

  生活中的種種外境,常使我們隨境生心,如水被風激起的波浪動盪不定。而修行學佛的目的,就是要使這念心禁得起風浪,更進一步要讓這念心不為境界風所動,達到絕對的清明與定靜。正如蘇東坡所言:「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。」遇到挫折時,當自反省檢討,是過去宿殃,惡業果熟,能甘心甘受,都無怨訴,就能逢苦不憂。同時更要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離一切惡法,行一切善法,積極地在因地上努力。所謂「危機就是轉機」,我們更應將遇到的每個挫折當成是一學習的因緣,以佛法的正知見──三世因果的道理,勇敢的面對挑戰。更要能了達因緣和合,緣起性空的道理,不住在過去心、現在心和未來心,自然能以清楚明白的心通過每一個挑戰。

  「正信」之後,接著更要對佛法產生「深信」,所謂「人有誠心,佛有感應。」信心達到百分之百,自然具足無量的功德。了解佛法的殊勝難得,還要發心讓更多人能親近佛法,同霑法益。

  唐朝玄奘大師是歷史上值得敬仰的聖哲,他為了讓後世能得到佛法的利益,於佛經中了達佛陀的本義,不辭艱勞地至遙遠的印度求法,並主持翻譯佛經的志業。在西行求法期間,途中「乘危遠邁,策杖孤征,積雪晨飛,塗間失地,驚沙夕起,空外迷天。萬里山川,撥煙雲而進影;百重寒暑,躡霜露而前蹤。」孤征艱險的沙漠,獨越冰寒的雪山,完全不畏途中的艱危險阻,自始至終從未萌生退志。玄奘大師曾堅定地表示:「為了求法,我願捨生命,寧向西天一步死,不向東土一步生,縱然喪身在此,也絕不後悔」。是什麼樣的力量,支持著大師橫越一望無際的沙漠,經歷重重的難關,無所憂畏?是對佛法的信心,是為利益眾生的大願,成就大師「但為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」的菩薩願行。

  佛經常云:「只貴汝知見。」修行不能只是盲目修習,最重要的是要依據正確的知見、觀念來行。因此古德言:「欲知山下路,先問過來人。」《大智度論》亦云:「佛法大海,信為能入。」佛法是人生的真理,若能先了解佛法的道理再去實踐,這一生就不容易走錯路,除了自在安樂外,亦能利樂有情,饒益眾生!

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