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是善說 文/見涌法師 |
說話,人人會說,然而說話的影響可輕可重,所謂:「一言以興邦,一言以喪邦。」 話說戰國時期,藺相如懷璧出使秦國,謁見秦王,發現秦王沒有誠意以城換璧,他就故意說:「我方才獻出的和氏璧,有一處小瑕疵,容我指出來。」他把秦王手裡的和氏璧,又拿回自己手裡,然後,依柱而立,指責秦王說:「大王無意換城,我已瞭然,只好把和氏璧要回來。大王如想加害我,只好把和氏璧和我的頭,撞向柱上,同歸於盡。」說罷,他就怒目瞪視秦王。秦王見狀,只好不殺他。藺相如既知換城之事已不可能實現,暗中派人帶著和氏璧回到趙國。 秦王知道殺死藺相如,只會妨礙到兩國的邦交,因此,好好招待他一場之後,放他回去。藺相如的善說、人品,和過人的膽識,終於保全了趙國的國格和和氏璧。 再說南北朝時,有位求那跋摩高僧,是印度罽賓國的王族出家。南朝文帝元嘉八年,跋摩大師來到建業,文帝請教大師:「寡人想持素並不於非時食,且禁殺生,但我身為一國之主,掌全國政治,種種拘限,無法滿願,不知怎麼辦才好﹗」 跋摩大師回答:「帝王的修行法和平常百姓有所不同。小百姓身份賤,名份微,自然應該克苦耐勞,勤儉修行,帝王擁有整個天下,掌管所有的百姓,只要說一句仁德的嘉言,官吏和百姓都會很歡欣,行一仁政,則人神都高興而隨順。雖然用刑而不濫殺生命;雖有征役,而不剝榨人民的勞力,那麼天下就風調雨順,寒熱適當,百榖茂長。這樣的齋戒才是大齋戒,大功德啊﹗這種不殺生,可算受持不殺戒的極致啊﹗那裡只是放棄半天的飯,或保全一禽獸的生命,就算是大慈大悲大功德了呢﹗」文帝聽了這番巧論,不但歡喜讚歎,還命令掌職的官吏供養跋摩大師,全國也都崇拜供養。 明朝蓮池大師曾經讚歎道:「求那尊者談佛法,道理正確而說法圓融委婉,善巧解說而不違背正理,才是真正融通佛法和世間法而不相妨礙的人啊﹗就是古代賢良的諫議大夫,也不過如此。」 儒家云:「言未及之而言,謂之躁。言及之而不言,謂之隱。未見顏色而言,謂之瞽。」就是與人同坐談話時,如果搶先說話,就表示浮躁,是輕率。輪到該說時卻不說,表示心中有隱匿,有藏私。不去觀察人家的臉色而說話,就是盲眼,就是瞎子。這些是說話的藝術,是做人的規矩,是善說的涵養,更是修行者的細行。 古人亦云:「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。」所以說話除了會說,更要能善說,說得好,說得恰到好處,恰如其份,進一步還要從說話中建功立德、造福人類、淨化心靈。而佛陀說法更是圓融無礙,常以善巧譬喻,應機提掇,讓聆聽法音的眾生,身心熱惱盡消,清淳無比,當下即能契入佛法義理,可知佛說法的音聲中,蘊含殊勝的智慧與功德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