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有感
文/普思精舍研經禪修班學員 傳持

 

  尚未學佛時,自己是個很容易起煩惱的人,例如:受到他人的指責或輕視、遭遇名譽或財物的損失、人際關係上的分分合合,乃至生活中有不順己意之事,都會讓自己起煩惱。

  總會覺得,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了,為什麼還是會遇到這些困難或不如意境?嘗自問:要怎樣看待這些境界,才能讓自己的心裡好過一點?如果自己在乎的人事物不能永遠保有,是否意味著人生受苦是必然?……不斷地尋找答案、檢討自己,也嘗試著做一些改進,希望情況可以有所改善,然而智慧有限,方法也未必正確,經常顧此失彼,乃至陷入進退兩難之境。

  學佛之後,稍稍明白一些道理,知道人、事、物的生滅變化、人的來來去去,是正常的現象;所在意的名聲和財富也都是會生滅的,不會恆常不變;一件事的完成,除了自己的努力外,也需要外在因緣共同來成就;萬事萬物,乃至於自己的色身,都是因緣聚合的假有,沒有獨立的實體存在;種種的得失,離不開因果定律……認清這樣的事實,對於原本很在意的人、事、物,比較能放下,比較不會太在意得失,不因得失而妄起煩惱,進一步還能有更多的餘裕多做一些付出與努力,例如:因放下對財物的執著而能行布施供養;放下對名譽的執著而能行忍辱;放下對五欲之樂的貪執而能精進。

  從中體會到:經常聽經聞法,思惟義理,並修習四念處觀,觀身、受、心、法的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,可以增長智慧,轉化煩惱。經云:「一切眾生心想異故,造業亦異,由是故有諸趣輪轉……故一切法皆不思議,自性如幻。智者知已,應修善業。」自己對於佛法的薰修還不夠,體悟也還不夠深,還需要繼續勤修善業,累積福慧資糧,並在心性上多加磨鍊。

  今生能夠學習到佛法,是非常幸運、有福報的事,感謝三寶、中台道場和精舍眾多師兄的教導。期許自己可以依著所薰修的佛法,息滅貪、瞋、癡等煩惱,力行六度、四攝法,以恭敬、真誠與慈悲的心,對待每一位眾生,並祈願眾生皆能離苦得樂,從煩惱中解脫。
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