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羲之《蘭亭序》中說:「死生亦大矣,豈不痛哉!」
對於有情眾生,特別是人類來說,從生到老、到病、到死,無不艱苦。如何面對生、老、病、死,甚至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等苦?在在考驗我們的智慧。就看我們抱持著什麼樣的人生態度,當下又是如何抉擇?
以照顧晚年的母親為例,民國九十七年,母親罹患巴金森氏症多年後,失智症亦悄然啃噬母親的靈魂,使其無法生活自理。請外籍看護有諸多考量,而五個兄弟姐妹當中,能承擔照護重任的,只有我和妹妹。但我們各有家庭和事業,既無法全心照顧,也缺乏專業能力,因此,不得已只好送往岡山的養護中心。三年來,我和妹妹定時探望,母親由最初的不習慣、吵著回家,到逐漸適應,我們才慢慢放下心來。
住進安養中心後,雖然仍有病痛,但母親漸漸變得無憂無慮。去年五、六月間,母親一度病危,我們面臨是否接受侵入性治療的難題,還好後來病情轉危為安,出院後回到養護中心。為完成母親落葉歸根回到台中的心願,以及考慮後續醫療、安養等問題,七月初將母親轉送仁愛之家。
十月中,母親再度病危,我們也再一次面臨是否救治的內心煎熬。姐妹商議後,由我代表家屬簽字。兩天後,母親在沒有受到折磨的情況下,於不斷的佛號助念聲中捨報往生,享年八十五。
母親生前受過許多苦,晚年幸得清安,病中安養時過得有尊嚴,往生時走得安詳。母親之所以有此善報,與家人學佛有很大的關係。回想年輕時候的自己,智慧不足,感情用事,憂讒畏譏,臨事優柔寡斷,瞻前不顧後。自學佛後,智慧清明,遇事不懼,對生死了然,尤其在關鍵時刻敢於承擔,並作出適當選擇。如西方大哲伊比鳩魯所說:「賢者既不厭惡生存,也不畏懼死亡,既不把生存看成壞事,也不把死亡看成災難。賢者對於生命,正如他對於食品那樣,並不是單單選多的,而是選最精美的;同樣地,他享受時間也不是單單度量它是否長遠,而是度量它是否最合意。」
學佛多年,感謝佛陀教化眾生成賢成聖的用心,也感恩大善知識引導我們開啟中道智慧的悲願,讓我們在自受用的同時,也能普照他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