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【持戒得果】



(一)

  佛言:「佛子離吾數千里,憶念吾戒,必得道果。在吾左右,雖常見吾,不順吾戒,終不得道。」

  本章「持戒得果」,說明持戒的重要性。修行想要成道證果,必須從持戒著手。持戒清淨,就能成道、證果;相反地,持戒不清淨,就不能成道、證果。小乘講戒、定、慧,大乘六波羅蜜中亦有持戒波羅蜜,《楞嚴經》云:「因戒生定,因定發慧,是則名為三無漏學。」所以,無論大、小乘,都是以戒為根本。

  有些人認為禪宗不持戒、不重視戒法,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!禪宗非常重視持戒,如祖師所說:「參禪第一,持戒為先。」參禪的目的是破除執著,以達到明心見性,而參禪的首要條件,就是必須持戒清淨。經云:「尸羅不清淨,三昧不現前。」「尸羅」就是戒,持戒不清淨,三昧、正定就不容易現前;即使得到了定,也不是正定。大乘講這一念心,即戒、即定、即慧;小乘則是戒、定、慧,依次第修持,所以不論大、小乘,持戒都是修行中一門重要的課題。

  佛法以戒為根本,戒又稱為「別解脫」──每持一條戒,就能得一個解脫;一條一條戒持清淨,煩惱就一分一分地斷除。戒如渡海浮囊,持戒清淨就能度脫生死之流,成道證果。能夠把比丘、比丘尼戒持得清淨,將來就能生到五不還天,最後證得四果阿羅漢。如果持戒清淨,同時又修定、修慧,這念心具足戒定慧,不必等到來世,當下就能解脫。相反地,持戒不清淨,心就不清淨;心不清淨,所說的話、所做的事就不清淨,身口意不清淨就是煩惱,煩惱就是生死。

  佛法和其他宗教最顯著的不同,就在於戒。其他宗教雖然也有戒法,但大多不究竟,不能讓眾生得到解脫。佛法中的戒,不受時間、空間的影響,適用於一切眾生,只要持守清淨,就能得解脫。例如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五戒,無論任何人、任何地點都適用,也不受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時間的影響。其他的宗教就不一定有這樣全方位的教法,例如有些宗教強調:「信我者得救。」這樣只局限於特定對象,不及佛法的包容性和普遍性。

  佛言:「佛子離吾數千里,憶念吾戒,必得道果。」「佛」是指釋迦牟尼佛,「佛子」就是佛的弟子。從事相上而言,佛的弟子分為在家、出家二眾,在家眾有優婆塞、優婆夷;出家眾有沙彌、沙彌尼、比丘、比丘尼。在理上來講,凡是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寶,能夠繼承佛陀教法的人,都可稱為佛子。佛又稱為法王,因此,佛子又名為法王之子。

  佛子又有深淺之別,如同學校裡的學生,雖然同樣都是老師的弟子,有的學生是為了求學問而讀書,有的卻是為了混一張文憑。佛子也是一樣,雖然出家與在家修行都稱為佛子,但是要成為真佛子,就要持戒清淨。過去祖師曾說:「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。」這就是一個標準,達到這個標準,身、口、意三業一動都是善法,心無善念不起、口無善言不說、身無善事不行,能夠做到這樣就是真佛子。

  佛法當中有事、有理。事,指外在的事相,所謂「以事顯理」、「以名昭德」,譬如念一句佛號: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」,念佛是事,能仁寂默就是理。利用這句佛號,使這念心具足慈悲、禪定,「能仁寂默」的理就現前了。又如念「阿彌陀佛」,念阿彌陀佛是事,藉著念佛達到一心不亂,當下具足無量智慧、神通,就是無量壽、無量光,這就是理。所以,佛法的任何一字、一句,乃至一段經文,都具足事與理,都可以從事上和理上來詮釋。

  「佛子」理上可分為二種:一、本覺佛子;二、始覺佛子。

  一、「本覺佛子」,「本覺」就是人人本具的覺性、佛性。雖然人人都有本具的覺性,但沒有遇到啟發本具覺性的因緣,始終是在無明黑暗中,就沒有始覺。因此,在理上雖然人人都可以成道、成佛,但如果這念心沒有覺悟,在事相上始終是屬於眾生,不能成就圓滿的佛果。

  二、「始覺佛子」,指初初發心、開始走向修行之路,想要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,就稱為「始覺佛子」,乃至於受三皈依、聽經聞法者,都可稱為「始覺佛子」,也就是開始覺悟的佛弟子。始覺佛子又可分成三個層次:

  (一)名字覺佛子:「初識法門名義,名『名字覺佛子』。」初初開始了解佛法的一些名相、義理;或初初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,知道自己可以成道、成佛,就稱為名字覺佛子。

  (二)相似覺佛子:「次與觀行相應,名『相似覺佛子』。」繼續不斷地用功,修戒定慧、六波羅蜜、三十七助道品,乃至打坐、懺悔,這念心時時刻刻起觀照,只起善念、不起惡念;惡念一起,馬上知道改正,以覺察、覺照、覺悟來對治自己的煩惱、無明。覺察自己的煩惱;進一步把煩惱照破,稱之為覺照;照破煩惱以後,這念覺性安住在正念、正定,慢慢地,這念心就與清淨心、實相相應,稱為「相似覺佛子」。到達這個階段,也會產生一些感應與瑞相。

  (三)隨分覺佛子:「後得分證法身,名『隨分覺佛子』。」繼續再用功,照破無明煩惱,分證法身,達到「煩惱分分斷,真如分分證」,就稱為「隨分覺佛子」,這就是真正的佛子,堪能荷擔如來家業。





(二)

  「佛子離吾數千里,憶念吾戒,必得道果。」佛子雖然不在佛的身邊,離佛千萬里之遙,但只要憶持佛所制定的戒法,就能夠成道,如同在佛的身邊一樣。什麼原因呢?因為這念心無遠弗屆,法界也是無有邊際、障礙,只要這念心能持戒清淨,整個法界就是清淨的,這樣就必得道果。所以,能夠行佛所行、言佛所言、思佛所思,雖然離佛甚遠,也如同在佛左右一般;相反地,所思、所言、所行都與佛戒相違背,雖然經常在佛左右,也等於去佛十萬八千里。

  持戒清淨,就是對佛最大的供養。供養師父,不是用美食佳餚、花果、念珠來供養;或是誦經回向給師父,祈求師父身體健康。而是要以師父的言行為自己的言行、以師父的心願為自己的心願,這才是真正的供養師父,能夠這樣做就能與道相應。

  「憶念吾戒,必得道果」,「憶」就是想念,經常想念佛及佛所制的戒。佛經講八念法門: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捨、念天、念出入息、念死。「念」,就是把心念歸一。譬如,憶念佛的相好莊嚴、佛的功德、佛的慈悲……這就是念;思惟佛過去在因地勤修六波羅蜜,自己現在也要從因地上努力修行,這也是念。每分、每秒……乃至無時不刻都在念佛,念念都是正念,妄念自然就沒有了。

  所謂「口而誦,心而惟,身而行」,除了心中思惟想念以外,口也要能依理而言,更要親身去實踐、力行,這樣由事到理,最後就能達到事理不二。如果心中散亂、顛倒,就要發慚愧心,思惟佛法的道理。譬如,思惟身而為人,必須持守五戒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一條一條地思惟;受持八關齋戒,就思惟八關齋戒的道理;出了家,就要時時刻刻思惟沙彌(尼)、比丘(尼)戒,檢視行、住、坐、臥四威儀是否合乎戒法?稍有違犯,馬上懺悔改過,使身口意三業清淨。

  「憶念吾戒」,就是以佛戒作為生活言行的座右銘。戒有戒相、戒法、戒行、戒體。念戒屬於有為,把心靠在戒法上,時時刻刻依戒而行,使心不散亂、不顛倒;若有違犯,馬上就慚愧懺悔。藉由持戒,達到身口意三業清淨,與空性相應,契悟戒體,就是無為法。所以,事上持戒清淨,理就現前,時時刻刻依戒而行,最後必得道果。

  「在吾左右,雖常見吾,不順吾戒,終不得道。」如何順佛戒?就是「身」離欲寂靜、修善斷惡;「口」保持清淨、不犯口四過;「心」戒除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這就是順佛戒。相反地,雖然在佛左右,卻時時刻刻心起貪、瞋、癡;口犯惡口、綺語、兩舌、妄言;身造殺、盜、淫;身口意三業不安於道,背道而馳,就是不順吾戒。雖然擁有本具的覺性,卻得不到真實的受用,始終停留在凡夫位,終究不能成就道果。

  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善星比丘,曾為佛的侍者,卻對佛起惡心,因而生身墮阿鼻地獄;又如提婆達多,惡心出佛身血,至今仍在地獄受苦。所以,即便經常在佛身邊,假使不信順佛戒,終不能成道證果。

  佛經記載,有兩個比丘結伴而行,準備前去聽佛說法。行至中途,二人因為口渴,便四處尋找水源。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口井水,卻發現水中有蟲,甲比丘為了持守不殺生戒,堅持不喝,最後喪失了性命。

  乙比丘心想:「我必須保全性命,才能聽佛說法,所以無論水中有沒有蟲,我都得喝。」喝了有蟲的水後,繼續前行,最後終於見到了佛陀。佛一見到他,便問:「你們有多少人前來聽經聞法?」比丘就把事情的始末稟告佛陀。佛說:「雖然你保全了性命,來到這裡聽佛說法,但是你並沒有真正見到佛;那位因持戒而喪身的比丘,由於持戒清淨的功德,命終之後生到忉利天,已經先你一步來見過我了。」為了不殺生,持戒而死,是一種大慈大悲的菩薩心懷,果報不可思議。所以,唯有持戒才能真正得到解脫。

  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時,囑咐佛弟子當以戒為師、依四念處而住。戒,就是佛弟子的導師;四念處: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,就是令心安住之處。「念」,就是思念、想念這些道理。例如,貪著男、女的假相,心生妄想、顛倒,就修觀身不淨,思惟男、女相皆是不清淨,轉化貪著的心念;或是念戒、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心專注一境,自然沒有妄想,就能停止欲愛的念頭。

  想要成道證果,就必須「以戒為師」,安住在戒法上,時時刻刻思惟自己的身口意三業,是否與戒定慧三無漏學相應;假使不相應,就要慚愧、懺悔、改過。

  古德說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無。」有些人出家後,發覺心中還有許多妄想,因此心生懊悔,認為出家修行不容易,還不如在家修行好,這是錯誤的觀念!在家時,時時刻刻都在妄想當中,沒有覺察。就像小偷專門偷他人的財物,還自以為這樣做是對的、應該的,找了許多道理、藉口,把自己的所作所為合理化,認為世間人誰不貪財?有人富有、有人貧困,是老天爺不公平!於是去偷、去搶,還自以為是劫富濟貧、替天行道。

  富貴人家是因為過去積善修福,所以今世感得富貴的果報,自己不知道隨喜讚歎,反而心生嫉妒,甚至破壞他人,這就是顛倒;發現自己起了惡念,馬上覺照,慚愧、懺悔,把嫉妒、破壞的惡念轉過來。這樣繼續用功下去,時間一久,心念歸一,心自然就清淨了。

  明白這個道理,修行就如四兩撥千斤;反之,一味地逃境安心,始終這山望向那山高,不知道向內返照,就無法與道相應。修行就是要向內看,內看,就是「念」。時時刻刻修身念處、受念處、法念處、心念處,思惟這些觀行,就是念。





(三)

  戒,有粗、有細。譬如,持守不淫欲戒,就粗的方面而言,若男女雙方產生了曖昧的行為,或是情書往來、打電話,就是犯戒。就細的方面而言,只要念頭剛剛一起,想男女之事,或對某個人起了貪愛,就是不清淨。如果能夠立刻覺察,告訴自己:「我又在打妄想了。」馬上照住妄想,明白起貪愛的念頭是生、念頭過去了是滅,知道貪色、貪財、貪吃、貪睡的念頭,原來是生滅的、虛妄的……持續不斷地用功,就能回歸到這念心,在心上來持戒。

  心是一切的主導,這念心迷了,就是萬惡之源;這念心覺悟了,就是功德之母。所以要在心上時時刻刻返照,念頭一動,馬上把它照破,這就是在心上持戒。最後達到沒有妄想、顛倒,安住在正念,時時刻刻定慧等持,不想過去、不想現在、不想未來,就是定;保持清楚明白、作主,就是慧。這念心具足智慧、定力,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說:「無住生心」,也就是禪宗所說:「自己的本來面目」,淨土宗的「無量壽佛、無量光佛」,本師釋迦牟尼佛的「能仁寂默」,也就是十方諸佛的法身。所以,悟到這念心,時時安住這念心,就與釋迦牟尼佛、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。達到這個最高的境界,就是安住戒體。

  了解這個道理,就知道法法平等。念佛,念的是自性佛;誦經,誦的是無字經,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在詮釋這個道理。有念是方便,無念是究竟,想要達到究竟,必須先從方便入門,最後會歸於戒體,這就是「念無念念」。

  每個人都想要見佛、想要成道證果,為何始終不能見道?因為不知道佛在哪裡。佛,就是指這念不生不滅的心。淨土宗講:「華開見佛悟無生」,「華」就是指這念心花。開悟以前,我們的心就像是一朵鐵蓮花,長滿鐵銹、渣滓,黑洞洞的,盡是煩惱無明。用念佛的法門,心開意解,忽然這念心悟了,就是「華開」。

  「阿彌陀佛」是什麼意思?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。用這句佛號來契悟無生的這念心,這就是「以名昭德」。這念心達到不起心、不動念,具足定力、智慧,這就是「阿彌陀佛」,也就是「無生」;所以,悟到當下這念心、這個戒體,就是契悟無生。

  悟到「誰在念佛?」這念本具的心,就是戒體,也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佛。這念心能觀、能念,就是圓滿報身佛。然後修一切善、無善不修,就成了千百億化身佛。明白這些道理,就知道法法平等,條條大路通長安。

  持戒分為事上持戒、心上持戒。什麼是事上持戒?例如,嘴巴講錯話、身行做錯了事,就要慚愧、懺悔。什麼是心上持戒?就是念頭一動,馬上就能覺察、覺照、覺悟。

  佛法有事、有理,事和理是一如的。舉例來說,由於我們有煩惱、妄想,所以用持戒的方法,把自己的心歸到一個定點,時時刻刻保持心清淨,就是持心戒;保持口業清淨,就是持口戒;保持身業清淨,就是持身戒。先從事上用功,然後入理,「持而無持」,由持戒達到沒有能持、所持,沒有能修、所修,就能契悟戒體,也就是不生不滅的這念心。

  禪宗,就是在這念心性上持戒,所謂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無。」只要念頭一動,馬上就照破;覺照以後,使這念心時時安住在實相。所以,萬法歸宗,無論是禪、淨、密、律、教,統統都要歸於這念心體、戒體。如果不會歸到戒體,各持己見、執一非他,就不容易與道相應。

  過去有一位居士,在國外設置工廠。有一天,他對師父說:「工廠裡的員工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,所以工作沒有效率。」師父問:「為什麼會沒有工作效率呢?」他說:「他們信仰的宗教有個規矩,每年都有齋戒期,在這期間,早上天一亮就不能吃東西、不能喝水,甚至連口水都要吐掉,一直到晚上天黑才可以吃東西、喝水,所以也沒有力氣可以工作。」因為他們認為這段期間把齋戒持清淨,就可以獲得加持,得以消災免難。如果像這樣,只是一味地持守這個戒,而不知道在身口意上用功,心打妄想、口說惡言、身做惡事,就失去了持戒的意義。

  又如,現在有些人喜歡「打餓七」,雖然精進用功,卻偏到一邊去了。不吃東西,目的是在戒除我們的貪心,假使勉強忍耐,心中卻一直打貪吃的妄想,不明白道理,只執著在事相上,就不容易有所成就。





(四)

  每個宗教都有戒條,從佛法的觀點來分析,這些戒有些都不是正知正見,而是一種執著,持守這種戒並不能使人得到解脫。例如,有些外道持狗戒、牛戒、雞戒,看到雞死後生天,認為雞生天是因為雞用一隻腳站著不動,所以就學雞一樣,用一隻腳站著不動,認為這樣死後就可以生天。有些宗教戒律規定只能吃牛肉,不能吃豬肉,卻不知道既然豬肉不能吃,那麼其他動物的肉也不能吃。其他宗教或外道認為自己的教義是正確的、都是在持戒,卻不知因果,不知道自己持守的並不是真正的清淨戒,而是一種錯誤的知見,持守這些戒也沒有辦法解脫、成道、證果。

  道教也認為天上的雁、地上的狗、水裡的鯉魚。這三種動物知情達理,所以不能吃,什麼原因?因為雁有夫妻之義,假使公雁死了,母雁會自殺;母雁死了,公雁也會自殺,因此認為雁有靈性,懂得夫妻之義,所以不吃雁。佛法中也有關於雁的公案,如釋迦牟尼佛過去修菩薩道時,曾為雁王。有一天,雁王被獵人射中,從空中墜落,母雁隨後跟著飛下來,守在公雁身旁,悲切地哀鳴。

  狗有忠主之義,不嫌主人家貧,不會棄主而去。不像世間人,貧居鬧市無人問,富在深山有遠親;貧賤的家庭,假使夫妻不能同甘共苦,最後就會分道揚鑣。不像狗有忠義之情,即使主人貧困潦倒,仍舊忠心耿耿、不離不棄。

  歷史上也有忠犬救主的故事。晉朝有個人飼養了一條狗,對狗疼愛有加,形影不離。有一天,主人到鎮上喝酒,喝得酩酊大醉,醉倒在回家的路上。這時正巧有獵人圍獵燒山,狗兒見火就快要燒到主人了,馬上跳到旁邊的水塘裡,把全身的毛打濕,然後在主人的四周滾來滾去,把主人身邊的草都弄濕。狗兒就這樣來來回回地取水,最後體力耗盡,死在主人的身旁。火災過後,居民上山探勘災情,發現附近的山林全都燒毀,唯獨這個人和狗兒未被波及。眾人都覺得不可思議,趨前一看,發現這個人和狗兒的附近一圈都是濕的,才知道是這隻狗捨命救主,於是將牠就地埋葬,並立碑紀念,名為「義塚」。

  為什麼道教認為鯉魚不能吃呢?因為鯉魚朝北知臣禮,在水中游行時,長幼有序,從來不會爭先恐後,有禮讓之德,所以不能吃牠。

  道教認為雁、狗、鯉魚有德行,所以不吃牠們,其他的肉還是可以吃,卻不知一切動物皆有靈性。佛法告訴我們,一切眾生都有佛性,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,所以不忍心吃牠。基於這個道理,所以佛弟子持不殺生戒,這就是正知正見。

  其他宗教也有種種的戒,當中也有正、有邪。例如,認為拜佛是崇拜偶像,出家人是魔鬼,這些都是思想、觀念的偏差。每個宗教、團體都有各自的規章,就自己的宗教看來好像很適用,但是超出這個範圍就不適用了,這樣的戒就不是真理,而是一種執著。因為持守的戒不正,產生了邪見,就會毀謗正法,甚至於走錯路,造了惡業。

  佛法的戒是清淨的、超然的,只要持戒清淨,心就得清淨;心清淨了,就能與菩提心相應;心清淨,口業、身業也清淨,自然不會造作種種惡業,就能得解脫。業障就像石頭一樣,掉到水裡,就會往下沉;相反地,假使沒有業障,就像油滴進水中,就會自動往上升。所以,消業障的方法很多,最重要的是持戒,持戒清淨,業障自然消除,走起路來身輕如雲,安詳自在。

  經云:「有此則有彼,無此則無彼;此生則彼生,此滅則彼滅。」「有此則有彼」就是我們持戒清淨,有清淨的因,將來就能感得清淨的果。「無此則無彼」現在不起貪瞋癡、不造殺盜淫,沒有造作惡因,將來就不會感惡報,就能得解脫。

  佛所言說皆是真實不虛,不受任何空間、時間的限制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都適用。以不殺生戒為例,無論任何人,只要能夠受持,就能得無量的福報。不論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都不能違背不殺生的原則;假使違背了這個原則,就會造下惡業,國家就會亂,社會就會開倒車。

  佛法以持戒為根本,佛法的戒是清淨戒、無上戒、解脫戒,持戒清淨就能夠成道、證果。佛法就是在悟心,依據這念心來用功,就是真正得到佛的心法、師父的法要。假使不依據這些道理來用功、契悟,雖然努力修善,有功德、有福報,但如果知見不正確,得到的福報就成了偏福。

  什麼是偏福?例如,出了家不知道要在法上用功,心又不清淨,不知道要在心上持戒、要斷煩惱、要保持正念,只喜歡修福報,將來還是要墮落。舉例來說,有些小狗的福報很大,主人每天抱著牠一起睡覺,還幫牠洗澡、噴香水、穿衣服,吃的東西甚至比人還好;但福報再大,還是一隻小狗。今生成為小狗,因為前世沒有戒行、造了惡業,所以墮入了畜生道。

  佛法以戒為根本。戒,有身戒、口戒、心戒。什麼是心戒?戒除貪、瞋、癡──有了貪心、瞋心、癡心,馬上革除,這就是持心戒。什麼是口戒?戒除惡口、兩舌、綺語、妄言四過。什麼是身戒?不造殺、盜、淫。該做的,要擇善固執;不該做的、不該說的、不該想的,絕對不去做。經常用五戒十善來返照,清淨身、口、意三業,進一步由戒法、戒相,回歸到戒體,這就是無上戒。依照這個方法用功,就是一條菩提大道,就是真正的持戒,就能得解脫,就能成道證果。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