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過得很快,明天就要解七了,沒有坐到好香也不要灰心,繼續靜坐,要有信心、要有耐心、要有恆心、還要有長遠心,打坐就是如此,先苦後甜。其次,打坐是出家眾的本份。為什麼要出家?就是要修戒定慧三無漏學。這念心分開來講,有戒、有定、有慧。打坐達到一心不亂了,戒定慧都在這念心當中,除了這念心之外,沒有一法可得,一切法都是方便。靜坐是一個勝方便,目的就是要明心。明什麼心?菩提心、涅槃性,八識心王全部歸於菩提和涅槃。
佛所說最究竟的法門就是心性。古人說:「修行不發菩提心,猶如耕田不下種。」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。」證明這念心是非常重要的。這念心迷失了,六神無主,就隨業流轉。過去造了業,臨終時業果現前,就要去受報。因此,要在平時就對自己有個交代,這念心要「惺惺寂寂是,惺惺妄想非;寂寂惺惺是,寂寂無記非」,安住在菩提和涅槃。
菩提和涅槃,又稱為「中道實相」。所謂「實相」,「實」就是實實在在的心境。我們的心是很虛妄的,佛經裡記載,每個人每一天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,早上起床是一個念頭;起床之後穿衣服,又是一個念頭;穿了衣服之後穿襪子,又是一個念頭;襪子穿好了,穿鞋子又是一個念頭;接著,漱口、洗臉……念念相續不斷。人的一生就活在這些念頭當中,每天都是一個念頭、一個念頭、一個念頭地過去,並且在當中起了執著,如:想要把學科考得很好,就要去記,記就是一種執著。古德云:「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」,作學問是一個加號,修道則是一個減號,如老子云: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」,「益」是一個加號,作學問就是要加,天天加、天天加,才能得到好處;「為道日損」,修行悟道就是要天天檢討反省,把壞的東西、一切垃圾統統扔掉,這就是「損」,就像剝芭蕉皮一樣,一層一層地剝、一層一層地剝……。「剝」,就是檢討、反省、放下,放到最後,沒有可放的,「道」就現前了,就是這麼簡單。
從前,有一位梵志拿了一束花來供養釋迦牟尼佛,佛問他:「你拿花來供佛的目的在哪裡?你求的是什麼?」梵志說:「世尊!我出家是要修行、成道,其他什麼都不求。」佛說:「你說你是來求道,其他什麼都不求?」「是。」佛看他很虔誠、很恭敬,拿了一束花恭恭敬敬地來供佛,佛就說:「放下。」梵志說:「我沒有什麼東西了,要放下什麼呢?」「你拿的這束花要放下。」梵志放下花以後,雙手合掌恭恭敬敬地準備聆聽佛陀的開示,希望佛跟他說無上妙法。佛就說:「還要放下。」「世尊!我什麼都沒有了,花也放下,還要放下什麼?已經沒有東西可放了。」「你合掌的雙手也要放下。」「喔!奇怪!我的恭敬也要放下嗎?」放下了以後,梵志等待著,心裡想:「佛一定要跟我說微妙之法,說開悟的法。」梵志心中正期待時,佛又說:「還要放下。」梵志覺得很奇怪:「世尊!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,我還要放下什麼?花也放下了,合掌的手也放下了,還要放下什麼?」「你期待佛對你開示的那個心也要放下。」梵志通身放下,就開悟了,不但開悟,而且大徹大悟。
這個公案說明了什麼?一個是塵,一個是根,一個是識,三者都要放下。供花,是屬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境界,放下花束代表不要攀緣六塵境界。其次,合掌的手要放下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代表六根,六根也要放下。六根放下了,六識也要放下,這念心要達到絕對的空性,所謂「萬法皆空明佛性,一塵不染證禪心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
假使我們能夠把這一念心調和得很好,就能成道,就有無量的功德和福報;假使調和得不好,沒有辦法降伏自己的心,這念心就會造惡業,起心動念、打妄想,就要造罪過。造了罪過就是業,有了業就要受報。禪宗祖師說:「有一些些,還有一些些。」就是指我們心當中有一點點東西,都還要來受報。所以,心當中什麼都要扔得乾乾淨淨的,一塵不染。所謂「實際理地不受一塵,佛事門中不捨一法」,「實際理地」就是指諸位聽法的這念心,不可以在心當中打妄想,什麼都不可以放在心當中,為什麼?道是本具的。
釋迦牟尼佛上半夜思惟苦、集、滅、道,證羅漢果,這是思惟修。三十七助道品、八正道、四念處也是思惟修。四念處是用四種方法來對治自己的執著:身念處,觀身不淨;受念處,觀受是苦;法念處,觀法無我;心念處,觀心無常。中半夜用十二因緣來回光返照,也是用思惟的方法:無明滅則行滅,行滅則識滅,識滅則名色滅,名色滅則六入滅(六入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,六入滅則觸滅,觸滅則受滅,受滅則愛滅,愛滅則取滅,取滅則有滅,有滅則生老病死滅,這是還滅的法門,依此觀心返照,就證到緣覺果。下半夜,目睹明星大徹大悟,悟到什麼?抬頭一望天上的明星,悟到能看的這個心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、就是覺性。
佛經裡講:「觀天地,念非常;觀世界,念非常;觀靈覺,即菩提。」我們能看明星的這念心是本具的;師父說法,諸位聽法,能聽的這念心也是本具的。所以,只要安住本具的這念心來用功就好了,其他什麼都不要管。釋迦牟尼佛悟道後,說:「奇哉!奇哉!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。」一切眾生都具有覺性,如來的覺性是清淨的覺性、超越的覺性、解脫的覺性、平等的覺性、不動的覺性、真空妙有的覺性。「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」,每個人都有覺性,沒有哪個人沒有,能聽的心就是覺性。心性既是本具,為什麼見不到、證不到、悟不到?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」,坐在這裡想東想西、患得患失,想過去、想現在、想未來,這念心始終沒辦法安住,這就是妄想。什麼是執著?看到任何東西,都把它認作實實在在的境界,所以《金剛經》說: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」
打坐時間久了,會出現一些光影鏡頭,不要理它。這些光影鏡頭是從哪裡來的?是我們的執著,心意識造作、轉化而來的。看看自己平時哪一類的心意識很強烈,晚上就會作夢,例如,從過去到現在,男貪女愛的這念心非常猛烈,看到某個人很可愛,無時無刻地想念,一天、兩天,甚至一個月、兩個月……自己還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。由於這些妄想,晚上就會作夢,夢到自己所貪愛的那一個人,乃至產生親密的言語和動作。《大乘起信論》說,「一念不覺生三細」,一念不覺,就生出三個細的煩惱。開悟的人就了解這個道理,悟到一切法都是自心所起的作用,心外沒有一法可得,見怪不怪,沒有什麼,保持覺性就好了,了解一切境界都是妄想心、攀緣心、執著心、貪愛心所生出來的,是一個夢境。
假使晚上作了夢,白天還在回想,就是夢上加夢。夢,就是妄想,白天再回憶夢境,又是一重妄想。古德云:「我有明珠一顆,久被塵勞封鎖」,每個人都有一顆明珠,明珠是一個譬喻;「久被塵勞封鎖」,六根攀緣六塵,把我們的心變成了妄想、變成了無明,所以這個心糊里糊塗的,沒有智慧、神通。想要有智慧、神通,就是要檢討反省。修行不是為了得智慧、得神通,而是要返本歸源。所謂「但得本,莫愁末」,根本得到了,其他的一切都是自心的作用,不要執著。
假使不了解這些道理,修行是絕對修不成功的。不知道道在哪裡,不知道佛在哪裡。明白這個道理了,知道清淨心即是佛、覺悟心即是佛、無住心即是佛、真空心即是佛、妙有心即是佛、大慈悲心即是佛、平等心即是佛、不動心即是佛。要從因上來保任,有因才有果;假使沒有因,只在果上祈求,哪裡找得到?南轅北轍,等於騎牛找牛,在太陽下面找影子,空過一生。
開悟的人悟到什麼?悟心本具,不要向外祈求。這念心本自具足,什麼都不要。一切境界都是自心所起的作用,這念心就是要空,空也不能執著;假使執空,就是惡取空。把心當中的煩惱、執著統統扔掉,就是空,自心本來就是空。「空而常用非無,用而常空非有」,我們這念心天天都在作用,雖然是空,但又能起作用,並非什麼都沒有。所以,悟無所得,悟心本具。悟到一切境界都是自心起用,都是虛妄的,這念心安住實相。
什麼叫作實相?定慧等持就是實實在在的相。定就是不想過去、不想現在、不想未來,定就是不動;慧就是要清楚、要明白,知道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,覺性現前就是慧。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道。假使迷失了這念心,是找不到道的!禪坐,就要在這裡用功,靜中養成,動中磨鍊。起初腿酸、腿痛、腿麻,到最後心靜了、心定了,甚至出現一些境界,都不要理它,它來讓它來,它去讓它去,這些都是光影鏡頭,不要歡喜,也不要厭惡,這就是佛經裡說的五陰境界──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五陰各有十種境界。
我們這念心從凡夫境界開始靜坐,這念心都是妄想、無明,慢慢沉澱下來了,自然就有一些境界。這是這念心從粗到細、由染到淨、從有到空的轉化過程,這當中就會產生種種境界,這些都是虛妄不實的,不管是好、是壞,都不要理它,堅住正念,隨順覺性。有了境界,不要歡喜,了解這是虛妄的,照它一下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平時就要多誦《金剛經》、要多靜坐,打坐就是在平時。
古人說,禪堂是選佛場。所謂「十方同聚會,個個學無為。」無為就是這念心不起心、不動念,即覺即照、即照即覺,寂而常照、照而常寂,寂寂惺惺、惺惺寂寂,就是保持這念心,寂滅心、菩提心,就是安住在這裡,此即自性佛。能夠保持二十分鐘或三十分鐘,再延長到一個鐘頭,就是功夫,這時候就知道佛法不是騙我們的,這是真功夫,這就是佛經裡所說的「禪悅為食,法喜充滿」。假使沒有這個功夫,就只是口頭禪,是沒有用的。
延長到一個鐘頭,還要不斷地繼續靜坐。假使坐到好香,一支香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,引磬一敲,心想:「時間怎麼這麼快就過去了?」下座行香的時候,感覺身體很輕安,心清淨、身歡喜,這就是「禪悅為食」。然而,這只是一個開始,假使一整天都是在這個境界上,那就是「法喜充滿」。但是不要得少為足,要繼續用功,為什麼?因為白天用得上功,自以為很不得了,但是晚上還是會作夢,不是作惡夢,就是作好夢,晚上只得到一、二分的受用。無論惡夢、好夢,都不要執著。功夫愈來愈深,等到晚上不作夢,就不簡單了。最後,這個定境、實相境界白天存在、晚上也存在,就是用功到醒夢一如了。但是,我們不能故意不睡,拼命跟睡眠對抗;如果功夫用上了,睡眠自然就減少,到最後就不需要睡眠了。菩提、涅槃現前,本心現前,有了禪定,睡眠等不好的習慣,自然而然就薄弱了。
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,不是用功就沒有病。很多人不了解,認為出家就不會生病,所謂「金剛道後異熟空」,要到什麼時候才沒有病?要達到金剛定,我們八識田中異熟的種子、未來成熟的種子、受報的種子,統統轉識成智、化掉了,那個時候才能真正達到沒有生老病死,這就要靠自己努力。
什麼是金剛定?我們這念心像香爐的煙一樣,香煙上升,沒有一點空歇;假使有一點空歇,就不是無間定。到達這個程度,沒有妄想、沒有昏沉,綿綿密密,不夾雜、不間斷。白天如此,晚上也是如此,時時刻刻都是如此,這個時候才能脫離病苦。在病當中,就用得上一分、二分的功夫,所以要繼續用功。
到了「金剛道後異熟空」,這個時候就了生死了;其實,也沒有生死可了。怎麼說呢?菩提心本自清淨,寂滅心也是本自清淨,超越時間、空間,哪裡有什麼生死?這些都要自己努力,誰也幫不上忙。現在是因,未來是果;沒有因,就沒有果。
永明延壽大師作《宗鏡錄》,講了四句話很有意義。別人問他:「你著《宗鏡錄》的意義在哪?你修行得到什麼?見到什麼?」永明大師講了四句話:「化人問幻士,谷響答泉聲,欲達吾宗旨,泥牛水上行。」「化人問幻士」,他說,我這一生都在作夢,所講的都是夢中的事情,你不要相信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都是一種塵影,經云,「宴坐水月道場,大作夢中佛事」,什麼是「水月」?像水中的月影一樣,了不可得;假使把它當作實在的,就錯誤了。世間的一切萬法都是虛妄的,沒有一個是實在的。
「谷響答泉聲」,到山中深谷裡時,我們拍拍手,谷裡也有拍手的聲音;我們叫幾聲,這谷也嗡嗡地跟著我們叫。所以,那些聲音都不是實在的,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說: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諸位這念心不要迷失掉,才是最重要的。
著《宗鏡錄》的宗旨究竟在哪裡?「泥牛水上行」,把泥巴做的牛放到水裡,它能走路嗎?泥牛碰到水就化掉了,所以是能所俱空。我們打坐就是能所俱空,空也不要執著。為什麼?執著這個空,就入空定了。「空」還是一個境界,仍是迷失本心。
這念心是超越的、絕對的、無住的,無願、無住、無為,就如《金剛經》所說: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」「知真本有,達妄本空」──我們的覺性是本具的,不要另外去找;一切聽到的、看到的,都是虛妄不實的。經云:「諸法不自生」,一切萬法都不是自己生出來的。例如,我們這個道場是自己生出來的嗎?不可能!是由於每個人的努力,聚沙成塔、集腋成裘,因緣和合才成就的,是屬於緣起法。所以,「諸法不自生,亦不從他生」,萬法不是自然生出來的,也不是從他方生出來的。例如,樹不是直接生樹,需要經過插枝或播種,還要有養份、陽光……要具足這些善緣,它才會生長,不是自生的。等於儒家所說:「孤陰則不生,獨陽則不長」,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。世間法也是仗因託緣,修行也要仗因託緣,假使不仗因、不託緣,也修不成功。
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是我們的目的,但是必須假借許多前方便,要有這個因緣,有人開示,有禪堂可以靜坐,還要有人護持,還要有睡眠,還要坐香、行香、跑香……這些都是因緣。要具足這些因緣,到最後「一念淨心成正覺」。妄想薄弱了,清淨心現前,就成正覺,這是本具的。「諸法不自生,亦不從他生,不共不無因,是故知無生。」煩惱、妄想太多了,就把這四句偈想一想,這些都是一種巧妙的方法。
所有一切法都是這念心的作用,所以,開悟就是悟無所得,悟心本具。一切法都是自心起用,不要再去追求,真正開悟的人就完全了解這個道理。有些人不了解,打坐看到一點點光明,就認為自己開悟了,其實,所看到的只是一個境界。打坐的境界很多,《楞嚴經》中提到五陰,共有五十種境界,這些境界都不要執著才能過關;一執著了就過不了關。例如,晚上夢到如來、菩薩為你說法,夢到如來給你摩頂,這些都是虛妄的,是夢境,不能執著。有些人夢到自己在念佛、誦經,心裡沾沾自喜,這些都是好夢,好夢也不能執著,能所俱空,所以說「至人無夢」。大家要了解這些道理,不要糊里糊塗,夢到菩薩來摩頂、傳法,就自以為開悟了。釋迦牟尼佛傳法迦葉尊者時,說了一段偈語:「法本法無法,無法法亦法,今付無法時,法法何曾法。」傳法只是一種方便,你契悟到這念心,就告訴你心有體、有相、有用;告訴你心念作用的時候在哪裡,不作用的時候心又在哪裡,傳法是交代這些道理。所謂「明明白白一條路」,就是悟每個人本具的這念心。悟了以後,「乘悟併銷」,悟無所得,凡夫心不染污,就是無上菩提心。
理上的悟,有「大悟」及「小悟」,古人說,大悟幾百次,小悟幾千次。此外,還有「徹悟」。事、理統統了悟了,還要繼續修,最後還有「證悟」。譬如現在要到台北,知道是哪個方向,知道走哪一條路,知道有幾個站,一切都了然於心,這就是悟。雖然悟了,假使不去走,有什麼用呢?所以,悟了以後,就要保任聖胎,如古人說「如龍養珠,如雞孵卵」,就是保養這念心。儒家云: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;可離,非道也。」保養成功才能成道,這念心才有作用;假使保養不成功,看到好的東西還是貪愛,遇到不好的境界還是發脾氣,就表示這念心繼續在染污,禁不起磨鍊,禁不起考驗。
悟了以後,就如佛經所說的:「見境不生貪愛,於理不生分別;不於理中生分別,是故其中最吉祥。」悟了之後,經常安住覺性,看到好的境界,不貪愛、不佔取;看到壞的境界,不厭惡、不捨棄,就是「見境不生貪愛」。什麼是「於理不生分別」?打坐時,這念心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不分別的這念心時時刻刻現前,念念分明。「是故其中最吉祥」,這個地方就是淨土,是最吉祥的地方,什麼人都找不到你。
什麼是淨土?有的人不了解心法,拼命向外祈求三寶加被,希望往生淨土。這樣所求的淨土都是有為法,落入境界、落入執著、落入妄想,不是真淨土。真正的淨土就是我們的清淨心,清淨心就是淨土,不要另外去找。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正見名出世,邪見名世間」,世間、出世間,都在我們當下這念心。只要時時刻刻堅住正念,隨順覺性,就是入理聖人。假使違背這個道理修行,就是南轅北轍,即使費了很多力氣、很多工夫,所得到的也只是一點點,甚至於連一點點都得不到,得不償失。
明白這個道理,就知道一切都是現成的,才算知道佛法的真實意義。雖然是一切現成,但假使這念心還是善惡業夾雜,禁不起考驗,就要「生處轉熟,熟處轉生」。〈開經偈〉云:「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,我今見聞得受持,願解如來真實義。」什麼是「無上甚深微妙法」?當下這一念心才是無上,沒有一法能夠超越才是無上;在這裡用功,就是「無上甚深微妙法」,否則只是念一念偈子而已,只有隨喜讚歎的功德而已。
希望每個人都要有信心、有耐心、有恆心、有長遠心,這樣才能修得成功,否則是修不成功的。平時要多靜坐,這念心時時刻刻不離開當念、不離開覺性,覺性才是道。《大學》云: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清明,在止於至善。」「明明德」就是明白自己心中有一個自性光明的德行,那就是我們的本心。除了自性以外,哪裡還有一個「明德」?覺悟自性,才能「明明德」。
修行就是覺察、覺照、覺悟三個過程,始終是在這念心上來用功,不離當念。古人有詩云:「學道猶如守禁城,晝防六賊夜惺惺,中軍主將能行令,不動干戈致太平。」紫禁城裡面都是寶,所以要派駐衛兵。我們心當中也有財寶,要「晝防六賊夜惺惺」,如果讓強盜、土匪跑進去,那你就失敗了。修行不是防外面的賊人,而是防自己的六根,六根就是六賊。叫自己不要打妄想,偏偏要打妄想,那就是「一念不覺生三細」,自性功德就被偷走了;打了瞌睡,心就不清明,就糊塗了,不是跟賊人偷走寶藏一樣嗎?這六個賊人時時刻刻都準備要偷自己的財寶、偷自己的法寶,所以這念心必須要惺惺寂寂,就是祖師所傳打坐的口訣──「惺惺寂寂、寂寂惺惺」,不妄想、不昏沉、要作主、不落入無記。所謂「師父引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解鈴還須繫鈴人,假使自己不修,就算十方諸佛現前也幫不了你。為什麼呢?不是佛不慈悲,而是因為你有妄想、有昏沉、有業障,要自己去消業;自己不打妄想、不落昏沉,清淨心才會現前。
覺性要時時存在,昏沉來了,就趕快動一動,不要迷迷糊糊,這就是「主將能行令」。自己反省看看,打坐時是不是能「行令」?如果打坐時迷迷糊糊,這個將軍不行令,就毫無用處了。打妄想的時候,忽然發現:「唉呀!我正在打坐,不但壞事不能想,連好事都不能想,趕快放下。」這就是「主將能行令」,馬上發起知慚知愧的心,「好!不打妄想。」這也就是孔子所說:「克念則聖,罔念則狂。」能克制念頭就能超凡入聖,其他人都幫不上忙,這是實際的功夫。繼續不斷地用功,就能「不動干戈致太平」。所謂「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如來」,「花」代表我們這念心,每個人都有一個蓮花世界,想想看,你這個蓮花開了沒有?蓮開,就是心開。
佛法一個是「事」、一個是「理」,七天靜坐就是「事」。「此是選佛場,心空及第歸」,七天坐完了,心空了沒有?有沒有放下?心空就是合格,就是狀元及第了,否則就要繼續用功。由於平時功夫用得很好,在禪堂裡就有加分的作用;假使平時沒有用功,到禪堂裡面一靜坐,腰酸背痛,腿痛、腿酸、腿麻,妄想、昏沉一大堆,坐也不是、站也不是。平時用了功,腿不酸、不麻、不痛了,只是在心地上還有一點點疑惑,這時臨門一腳,師父一開示,立刻就能心開意解。心開意解不是就了了,還要繼續靜坐,這就是功夫了。
明天就要解七了,現在正好用功,還沒坐到好香的要趕快用功,要有信心,不要起煩惱。為什麼?因為前面幾天的功夫不是白費的,由於有了那些功夫、那些磨鍊、那些經驗,到最後清淨心就現前了。就像挖煤礦、挖寶一樣,我們這個靈山有寶,一處一處地挖,挖了第一天、第二天、第三天……,現在還是要繼續挖。你以為還差得遠,以為還要費很多時間,其實離寶藏只剩幾釐米了,到了最後一挖、一鋤,寶藏就現前了。打坐就是如此,「有前前,才有後後」;因為有前面的經驗、前面的努力,所以最後能夠悟道、成道。打坐又好比吃飯,吃了菜、吃了飯,到最後吃飽了,也是從一開始就慢慢累積的,不是吃最後一口飯、一口菜而吃飽的。
明白了這個道理,一分一秒都不要放過,在這一分一秒中就能見真章。這念心契悟了,煩惱就塵埃落定了,清淨心就現前了,所以說「一念淨心成正覺」。打坐是前方便,到最後這念清淨心現前,才能成正覺。這念清淨心什麼時候會現前呢?就要看我們平時的功夫。平時沒有功夫,到哪裡找清淨心?我們這念心無始以來都在染污,像一桶渾水一樣,裡面有很多泥沙,要靠自己來化解、來轉化,什麼人都幫不上忙。平時大眾修善法、修福德、修慈悲,現在在禪堂裡沉澱這一念心,就稱為福慧雙修。
打坐沒有別的,還是一個「歇」字。希望大眾多用功,綿綿密密,不夾雜、不間斷;什麼功夫都不要用,什麼法門都要放下,就是聽法這念心,除此以外,沒有第二個。悟到這個道理了,就在這裡用功。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