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戒子心得 |
|
见泛法师 ![]() 两位和尚也提到,修行就是要能吃苦,耐得住外在种种境界的考验,修行这条路才能走得长远。古来许多高僧大德就是坚持修行,面对逆境时不以为苦,如虚云老和尚独排众议,保住我们现今所穿的这领大衣;弘一律师坚持苦行,为后世学人的榜样。 今日的我们,所面对的外境,比起古德先贤,真是优渥太多,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提起道心,效法古德先贤修行的毅力和决心?方法无他,依着戒律而行,少欲知足,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,如此,方能不为境转,失去道心。 见谌法师 今晚聆听羯磨和尚开示,开示从佛教历史谈起,由史返照佛教的未来。其中,最重要的一点是,佛教传到中国二千年,每代皆有大德高僧延续佛法慧命,火种不断,因此,唯有培育僧才,佛法才能兴盛。孔子说:“才难。”人才难得,僧才更为难得。戒期中,体会到如律如仪的行止,莫不是进道的初基、僧格的本分。 从今天的开示中,感受到能在此时此地出家修行、受戒,是莫大的福报。跟随着许多大善知识的步伐,真实地认知佛法未来的希望,需要一代接一代的努力。前贤犹在,古道常存,从中体会到身为一位比丘,所负的责任何等重大! ![]() 妙乘法师 去年曾有因缘来到中台禅寺参观殿堂,心中很是赞叹,这是一座宝山,是宗教与艺术的结合。如今来到寺里,接受洗礼,对于中台禅寺的宗风、持戒的细行及得戒和尚为续佛慧命的用心、开演全球禅宗的风范,处处皆有独到的智慧,可以称得上是佛教界的标的,让我热泪盈眶。 戒常住的用心,动用了百千人力,四众弟子二十四小时呵护着戒子,让新戒们只需在戒行上用功,无需分心。 十来天的紧凑行程,为的是登比丘坛后能有更多的时间讲戒,让戒子明白戒法,具足威仪,持满分戒。这是此次戒会最大特色。 法空法师 剃度七年余,第一次见识到大丛林的僧团生活,组织的严谨、管理的效率,令人心生折服。 时间的安排非常紧凑,要求很严格,一丝不苟,没有学不会的,学不好就一直训练到学会为止。虽然短时间内不能如中台的法师那么纯熟,但基本动作的观念已深植心中。 这是一次很严格的僧伽教育,日子当然会比自己的道场辛苦很多,但是内心非常地感恩能有福报接受到剃度以来最完整的僧伽教育。戒常住尽全力地培植后学,耗费了庞大的经费及人力,加上十方信众的护持,成就了这一切。 见纪法师 “前后对正,左右标齐”这件事,每天老是不断地被提醒,连国小学生都懂得“向前看齐”,难道我们就不懂吗?但是,没有做好却是事实!每次一到定点,就埋怨前面和旁边的师兄弟没有对齐,可是今天当自己被纠举的时候,才发现没对齐的人是自己!为什么一直没发现?是因为认为自己才是“正”的,别人是“不正”的,用“不正”的心去看他人,得到的结论就是“歪”的。坚深的我执,从排班这件小事就能看得出来。 我们总是看不到自己,只看到别人,等到发现问题在自己的时候,可能已经造成对别人不小的影响,因为自己的粗心,造成整个排面不整齐,除了惭愧之外,不禁反省自己是否也常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带给师兄弟困扰呢? 忏文云:“忏悔生生世世恼害一切众生罪报”,平常心粗没有注意,其实,也许自己无形中恼乱了别人却不自知,甚且怪他人扰害自己。若是不造其因,便不会得到为他人所恼的果报,真正该反省检讨、惭愧忏悔的人,应当是自己才是! 见沣法师 排班时,人手一本比丘尼戒本,喃喃地背诵着。自己发愿生生世世持戒清净,不受染污。愿脚踏实地修行,以戒为尺,修正坏劣习气。所以,手持戒本,希望种下金刚不坏的种子,一字一句深烙心田,读诵着戒本。 就这样,记忆背诵,效果远比每周背经事半功倍。思惟其中差异,原来,心清净了,没有散乱、妄想、烦恼,字字即珠玑。反之,只为了“背完”进度,却随背随忘。陪堂师父开示:佛法从恭敬中求。若是为了背完进度的“果”,那么,很快就忘了;若是为了生生世世植入佛性种子的“因”,则不敢忘失,时刻在心中忆念。 于此体会到,恭敬真正的涵义是“珍惜其得来不易”,因为佛法难遇,受戒更是殊胜,唯有发愿的心、清净的心,才能领悟法宝的尊贵。 信解行证后,方知真实不假,一切贵在“清净”。 在家菩萨戒戒子心得 美国太谷精舍 Craig Parson(传舍) ![]() (和一千多人有正念地、静静地用斋,是一大享受,我永远不会忘记那种经验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,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影响着大众。当其他人保持安静时,如果我的椅子或碗发出声音,就会使彼此起心动念。如果我把海青后摆拖在走道上就会绊倒他人。如果我没注意到依规定位置摆放碗盘,可能会浪费行堂师兄的时间,也可能因不整齐让其他人觉得不舒服。如果我有智慧,言行举止得体且安详,那么,就不会妨碍他人。这是法师教导我们的一课。) 美国佛宝寺 Frank Kliewer(传福) ![]() (我们都必须学习驯服旧习性,控制导致贪、瞋、嫉的情绪,以及其他不良的行为。五天的菩萨戒,只是一个开始;最重要的是每个当下。我们最究竟的喜悦,应该是在协助所有众生找到觉悟之道的同时,一心一意地圆满我们的修行。) 美国佛门寺 Peggy Bryant(传培) ![]() (这一番经历,促使我真正地了解戒法──持戒,包括自律、规矩,以及制约,并不是件容易的事。然而,真正的解脱是在于适切且正当之行为,而不是随性恣意而行。在受戒的过程中,我重新学到了这一课。) 美国佛门寺 Sue Johnson(传伦) My reflections of what the precepts mean to me: They are my teachers of respect My guides of awareness My path of learning detachment A practice of not overindulging My building blocks of shared merits My relationships expressed with compassion and kindness The thread of harmony in all my relations A practice seeing the Buddha Nature in all sentient beings I want to keep nurturing the Bodhi seeds the Grand Masters have planted in me and keep cultivating my Bodhi garden. (以下是我对戒的感想: ![]() 觉性的向导, 学习去执之道, 学习不过度放任自己, 回向的砌砖, 呈现慈悲的人际关系, 所有和谐因缘的串连线, 见一切众生佛性的修行。 我愿持续培育 导师在我心中植下的菩提种,并且继续耕耘我的菩提园。) 普照精舍 传津 ![]() 普民精舍 传玫 开堂和尚、引礼师父苦口婆心的叮咛,让自己在疲累的时候提起,在举手投足之间检视自己的心念。当三师和尚主法时,自己突然有一种很强的感受:这一切都是难遭难遇的!似乎,不需言说,当下即是。 我曾经很怕累,尤其在佛学社正式成立运作之后,心中始终有障碍,无法跨过。而今,仔细思惟,何为菩萨?自利利他便是! 怕什么累?本分事而已! 普民精舍 传宁 为培育戒子们成为威仪具足、理事圆融的菩萨,“听招呼,守规矩”是戒会中的通则,看似规矩很多,但只要依教奉行,渐渐发觉到念头少了,心变细了,弹性增加了,身心安然自在。 普光精舍 传佳 ![]() 普照精舍 传宇 五天的戒会中,一切行仪都是教导戒子们如何成为清净守护戒法的在家菩萨,如何实践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、自利利他的菩萨精神。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,却让人深深体会到作菩萨真是不容易。而这还只是开始,未来更须发长远心、勇猛心、精进心、大愿心,才能成就菩萨道。 |
||
回首页 |